Rikos ja rangaistus
(1983)
评分:7.2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编剧: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 阿基·考里斯马基 / 包利·潘蒂
主演:马库·托伊卡 / 艾诺·塞波 / 埃斯科·尼卡里 / 汉努·劳里 等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93分钟
地区:芬兰
语言:芬兰语
别名:Crime and Punishment
上映时间:1983-12-02(芬兰)
IMDb:tt0086199
《罪与罚》电影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名著曾多次搬上银幕,本版把它搬到当今的赫尔辛基。主角是一个曾经学过法律的屠宰场工人(跟咱们的北大肉店老板似的),三年前女友被车撞死,司机逃逸。如今,他发现了肇事者,并将他杀死。有一个女子知道他的杀人真相和他的身份,但并没有告发他,而是跟他陷入一桩没有前途的恋爱关系...
作为文学片,本片并不忠实,但它逼真地再现了原作的压抑和阴郁,人物刻画很少感情色彩,很多细枝末节被舍弃,只留下主要人物的眼神和动作,堪称简约主义风格之作。《罪与罚》有1935年的美国版,总体水准不高,但不乏新意;1958年的法国版把剧情搬到了巴黎,后改名《最危险的罪》;1959年的美国新版也作了更新,讲一个学法律的学生涉入抢劫谋杀等罪案。1969年的苏联版长达3小时20分钟,更贴近原著;2002年的英国电视剧版是另一个以忠实再现见长的版本。--正太猫
《罪与罚》演员表
艾诺·塞波 Aino Seppo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没有过去的男人 / 罪与罚 / Lacrimosa
埃斯科·尼卡里 Esko Nikkari 演员 Actor 代表作:没有过去的男人 / 浮云世事 / 火柴厂女工
奥利·图奥米宁 Olli Tuominen 演员 Actor 代表作: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 罪与罚 / 大学女生
汉努·劳里 Hannu Lauri 演员 Actor 代表作:罪与罚 / 剧的纪行 / 遇见野兔的那一年
Kari Sorvali Kari Sorvali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罪与罚 / 苏芬战争 / 僵尸军团
马蒂·佩龙帕 Matti Pellonpää 演员 Actor 代表作:地球之夜 / 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 / 浮云世事
Tiina Pirhonen Tiina Pirhonen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罪与罚 / 制造成人 / 堕落的天使
Tarja Keinänen Tarja Keinänen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罪与罚 / 突袭 / Pohjanmaa
Pentti Auer Pentti Auer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浮云世事 / 罪与罚 / 尤哈
Risto Aaltonen Risto Aaltonen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罪与罚 / 水之身 / 诺言
马库·托伊卡 Markku Toikka 演员 Actor 代表作:卡拉马利联盟 / 罪与罚 / 四月的女孩
《罪与罚》电影评论
风格浅探,看来除了音乐和演员,其它都不合适。“对罪行的惩罚并不是抓到犯人关起来、或者以牙还牙,罪犯内心仍保留的良心自然会使他痛苦。”,或许她从来都不曾存在过,杀人之后陌生的良心附上了他,就像她突兀地爱上他。
2020M80/ 出生带着原罪,而罚则轮回般降临。微小的个体无法摆脱体制的压迫,在争求公义的过程中自己也沦为了体制化里的一员。一个人的行动驱动力只有来源于自己的时候才最有效。孤独是终生伴侣。阿基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本小说做了自己的风格化处理,只保留了相似的故事情节,核心思想和表达形式是迥然不同的,原著中有关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经过对良心的拷问而皈依信仰获得内心的宁静改为阿基代表性的个体湮没在体制内的主题,在结局也依旧是浓重的悲凉且无解。通过情节设定和人物的表演特别是微表情的放大来表达主角内心的摇摆是一个亮点,失望的是想看到的冷幽默可能被埋藏在原著大师的阴郁中无法得见,唉。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的又一次被改编,这次去动手杀人的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屠宰场工人。在我的理解里,这样的“改编”才是真正的改编,像是1996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像是当代德国剧场。在这样的改编里,莎翁一直活着,布莱希特一直活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也一直活着。拉斯柯尔尼科夫一直没有离开,他活在这颗星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挤压着人的心灵,让底层的人举起屠刀的地方,每一个需要去杀害“principle”的地方。阿基考里斯马基的片子一向有着冰凉,没有什么情绪渲染那些容易的手段,杀人戏里男主角甚至动手把音乐调高和调低音量,但这样的冰凉会让事件本身的能量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来。.音乐可真是好啊!
阿基的极简主义镜头化繁为简,人物看似没有喜怒哀乐,都是通过简单的台词来表达情绪,没看过罪与罚的小说,不知是电影还是小说剧情设置得不合理,女主看到杀人现场很淡定,后来还为男主脱罪,女主老板突然被撞死,警察费尽心机查案,结果还是要靠主角自首才能伏法,更添虚无,然而我更加关注的是男主角堪忧的发际线,比电影情节更有存在感
没想到这竟然是阿基的处女长片。看来阿基是真的爱音乐,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有一部唱机,每部电影都有现场音乐演出。对抗社会何其困难危险,一不小心自己也就成了虱子。这样的代价沉重得,只有终身孤独才能承受。只可惜了几乎是阿基电影里最漂亮的女主。求开头与结尾重复两次的那首歌。。。
对原著做了不错的精简,一些人物情节也作了合并(这点真的很好),几个我个人最喜欢的桥段都被拍了出来,我印象最深的一些台词也原封不动的采纳了。虽然有几处改动我个人并不赞赏,比如把男主的身份改成简单的杀猪贩就很没劲,原本那种文艺青年自视清高浑浑噩噩的设定反而更有意思。还有就是蛋糕店老板被撞死一事也有点突然,原本那个自杀的安排是我书中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不过电影这么拍可能会太复杂。对本片除了对精简度的欣赏以外,对话中的留白和没有卖惨也让人眼前一亮。
讨论施罪者的心理及其所牵连出来的存在主义困境。可以关联《杀人短片》,可以思考得更多。开头惊艳,作为阿基的处女作,非常厉害,如何使用外在空间表现人物的内在状态以及极简主义的风格。第一部作品就改编大部头经典小说《罪与罚》,这就是大师么...
风格和后来电影都一样的,只不过少了那些冷幽默和呆萌。“我杀死了一只虱子,我自己也变成了,世界上虱子的总量并没有变。除非我原本就是一只虱子。”,此前我没有读过《罪与罚》,现在很想读了。
勉强及格。阿基处女作,之前与米卡多有合作的马蒂演了个配角,开启了与阿基的合作。男主射杀仇人,被女主撞破,男人坦然让她报警,女人不紧不慢的让他先走,这俩都不是一般人。此后男主显现出一些反社会倾向——有恃无恐的面对警察询问,栽赃流浪汉,而女主一次次应对老板骚扰的表现,似乎不足以注解她不凡行为的来源,从阿基作品序列来看,女主身上可能倾注了他“悲伤的无产者”的角色设定,但仅从本片观察,女主的性格设定并不扎实,男主也有类似问题,他一会跟警察周旋,一会又要自首,动机略显混乱,这是阿基早期呈现角色的问题。阿基的影像风格在处女作已经很强烈,那些酷似海象或海狮的演员,在冷硬与热烈交错的世间游走——基于或阴郁或不羁的演员状态与极简的叙事节奏,还有配色鲜明、存在感强烈的特写
屠宰场工人杀人后与警方周旋最终自首的故事,电影所呈现的氛围是很冷峻和理性的,色调冷酷,演员表现理性严肃,女主第一次遇到杀人场面一点都不惊讶,男主与警方周旋也是在慌乱中带着侥幸,表现很到位,电影中安插了很多剧情转折的巧合,把紧张感做得很足,男女主的情感之路有些朦胧,不需表达就已经能让观众感受到两者的情感变化,在表演上是能够给电影加分的,最后自首的处理很不错,一个眼神就促成了一个终身决定。男主的感觉有点像希斯莱杰。三颗半星。
不考虑罪与罚本身,当成一个单独的故事来看,也蛮有趣味的。与其说拍的是人的复杂、反叛或诘问,不如说拍的是人的困惑,仿佛身处万千歧途之中,走到哪里都是谬误,那在哪里其实也没有分别,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空无一物的感觉
阿基富有个性的改编,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改成了波西米亚的气质,却不脱离原著的精髓,美国元素不断的出现在电影当中,一种美帝资本主义文化与后社会主义文化的冲突及融合,《罪与罚》是一种在自由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普世价值之间的彷徨,在阿基的电影里拿破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成了波西米亚式的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