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ια αιωνιότητα και μια μερα
(1998)
评分:9.1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编剧: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 托尼诺·格拉 / 帕特罗斯·马可瑞斯 / Giorgio Silvagni
主演:布鲁诺·冈茨 / 伊莎贝拉·雷纳德 / 法布里齐奥·本蒂沃利奥 / 阿希莱亚斯·斯凯维斯 等
类型:剧情
片长:127分钟
地区:法国 / 意大利 / 希腊 / 德国
语言:希腊语 / 英语
别名:一生何求(港) / 永远的一天(台) / 永远与一天 / 永恒的一日 / 永恒的一天 / 比永远多一天 / Eternity and a Day
上映时间:1998-05-23(戛纳电影节)
IMDb:tt0156794
《永恒和一日》电影简介
患有癌症晚期的诗人亚历山大(Bruno Ganz)在进医院等待死亡的前一天,想将一直陪伴其左右的狗交托自己的亲生女儿,遭到对方拒绝。女儿对自己处境的不了解,以及女婿打算将自己的祖屋卖掉,令亚历山大神伤不已黯然离开。
在亚历山大孤独地面对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天时,太太安娜在世时的诸多生活片段、探望独自生活在疗养院中的年迈衰弱母亲的情形、花费大半生心血研究的19世纪诗人所罗穆斯等,一一以或真实或梦幻的形态与他会面,来助他解除对“明天会持续多久”的困惑。
第5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第51届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西奥·安哲罗普洛斯
《永恒和一日》演员表
布鲁诺·冈茨 Bruno Ganz 演员 Actor 代表作:海蒂和爷爷 / 朗读者 / 帝国的毁灭
伊莎贝拉·雷纳德 Isabelle Renauld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我会好起来 / 难兄难弟
法布里齐奥·本蒂沃利奥 Fabrizio Bentivoglio 演员 Actor 代表作:死无对证 / 永恒和一日 / 玫瑰岛的不可思议的历史
阿希莱亚斯·斯凯维斯 Achileas Skevis 演员 Actor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Lazaros Andreou Lazaros Andreou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假面人生 / 愚蠢的爱
伊利斯·查特托尼欧 Iris Chatziantoniou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Το αθώο σώμα
Petros Fyssoun Petros Fyssoun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雅典,重返雅典古卫城 / 手持康乃馨的人
Eleni Gerasimidou Eleni Gerasimidou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安全性行为 / 向上,向下,侧移
米哈利斯·扬纳托斯 Mihalis Giannatos 演员 Actor 代表作:雾中风景 / 慕尼黑 / 永恒和一日
泽弥斯·古苏里斯 Themis Gousoulis 演员 Actor (饰 Kid)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Vios anthospartos
帕特罗斯·马可瑞斯 Petros Markaris 演员 Actor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哭泣的草原 / 尤里西斯的凝视
塔尼娅·帕拉依奥罗葛 Tania Palaiologou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雾中风景 / 永恒和一日 / 尤里西斯的凝视
Pemi Zouni Pemi Zouni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永恒和一日 / 尤里西斯的凝视 / 缺失
《永恒和一日》电影评论
我完全不否认作为诗体电影的存在,关于永恒的探讨因一日之中回忆与现实身份的不断变化而逐渐深刻。一个行将就木的家庭失语者,在氏族之中已经没了他的名字,一个无处安放的社会失语者,在社会之中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两人一日的相遇,就是唤醒彼此对于永恒的渴望。“明天就是比永恒再多一天”世界上的善意总会以另一种方式返还给你,大量的运动长镜头配合全景式的诗体叙事,打造出了一个静谧却沉浸的表达空间,摄影机不存在呼吸感,而是仅仅诗人作为一支笔,阐述着过往与今天,永恒与一日。尘封的记忆因一封信而开启,对自己的认知在不断崩坏中重塑,诗的真正方向究竟在哪,我明天又将去往何处,当我彻底放下内心对于永恒的思考,开始焦虑起明天我该如何度过,那么在你想通的一瞬间,一切便都成了永恒…
“母亲,为何世事总不如意?为何我们必将腐朽,于痛苦与欲望间徘徊,为何我一生都在漂泊?为何,母亲,为何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人类回归母怀,世界的尽头是生命的永恒,天际弥漫的薄雾充满眷念的歌,买下的母语,倾尽所有的乡愁,孤独的赴死,回忆里的爱。“为何当我难有机会有幸使用母语,当我仍能从寂静中寻回失落与遗忘的语言,我的脚步才会再次回荡家中……”生命中有多少永恒,凝聚在蝉鸣声中的一瞬,比明日少一天。我牵着爱人的手跳舞,我望向扎根在脚底的故土……如今,唯有无言的大海倾听我的心思,唯有我面对它的叹息。(我早已在很久前爱上安哲罗普洛斯,他电影中漂泊的灵魂,重归母怀的思考,流浪的乐手,故土的思愁,永恒的哲思永远令我着迷啊,永恒之诗,电影是诗)
和野草莓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安哲更沉闷,也更诗意,长镜头的调度已经出神入化,在影片里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每一片雪,每一滴雨,每一层雾,还有无垠流动的大海,都是安哲要诉说的时间和惆怅,诗人在时间里放逐自我,回首往昔的爱,事业,漂泊和成长,与过去一一作别,又在一个流浪儿身上找到了些许温情和自我的投射,两个被放逐的孤独灵魂在一日中相濡以沫,经历生死,又道尽一生,离别总是催人泪下,也不过只一日之情,却好像永恒般不舍。开放式的结尾更是像长镜头的轮回,走回自己遗憾的过去,拥抱那些不再来的时光,生命匆匆,曾以为永恒的漫长回首望去也不过短暂如一日,而也总有一些让我们舍不得忘却的一日,在记忆里总是永恒,一生所爱,一生何求,最后母亲的呼唤让人潸然泪下,每个孤独的旅者,都在找一条回去的道路吧。
尽管电影的剧情是散乱和迷幻的,电影中出现了主人公对若干人物的幻想,包括他的妻子和他所倾慕的诗人,我甚至倾向于认为连孩子都是他的幻想,否则难以解释某些断裂的剧情片段。但是这些迷幻仍然被主人公在时日不多的绝症之下,被他用对“明天”的追问统摄起来。明天显然不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概念,这个概念标志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模糊不清的关系。这个追问看似是主人公的,倒不如说是导演的。不过,作为作者电影的典范,由于作者强烈的自我中心导向,演员只能是导演表达自己的工具,丧失了大部分的能动性。不仅如此,导演的明天显然和观众的明天是不一致的,这也导致观众必须短暂的抛弃自己,否则就无法理解明天究竟对导演意味着什么。这似乎对观众要求太高了。
冬日暖暖的热巧克力就这样流入我冰冷的心田。到最后,永恒与一日的概念又被重新解释了呢。等等喔!还不是这样的。(嘘——)耐心一点。明天邻居会弹同一首管风琴乐曲,明天会有人卖词汇给我,明天,明天有多长?安娜说,永恒和一日!也许永恒不是对一切生命事件的抽象浓缩,而是编织着厚厚记忆与情感的花布,拆掉任何一根彩线都算不上完整。现实里的人不是只活一天的,不过没有谁不想拼命地把短暂的每一天活成生命的永恒。如果每一天都是生命的最后一天,那么人生会厚重、珍贵得多,这样以后才知道爱与希望是多么奢侈的东西。好喜欢这部电影啊,明明没有哭,却感觉已经哭过了、平静了、然后可以安心睡去了,情感被很温柔地托住了,却不必担心明天有多长了。
在大限之前不断回到过去的时间,醒来发现在通往死亡的这条路上身边没有一个人。这是我一直害怕着的,在老去的时候要面临的孤独。亚历山大的情况其实不算是太惨,他下有女儿,上有母亲。只不过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逐渐和父亲脱离开,而母亲也需要他的照顾和陪伴,所以他选择不将病情告知家人。亚历山大做的第二件身后事,就是最后一次去看看在养老院的母亲,因为他自己的死期也快到了。母亲年纪变大,意识变得模糊,但她还记得亚历山大小时候的事情。当暮年的亚历山大站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打开了窗子,对着窗外喊亚历山大的名字,就好像回到了从前。亚历山大看着年迈的母亲,情不自禁地回应她的呼唤。两个将要步入死亡的人,有着一样的体验,他们的现实中不断穿插着过去的回忆。
.25资料馆,边境三部曲联排。整个90年代,安哲导演只拍摄了两部影片 《尤利西斯的凝视》和《永恒和一日》,与《鹳鸟踯躅》共同构成了“边境三部曲”。英国知名影评人乔纳森•罗姆尼说,要想领略真正的希腊戏剧,就去看安哲罗普洛斯,他的电影把古代神话变成了现代杰作。“这是沉默本身的力量,是安哲罗普洛斯摄像机凝祝的强度。”看到永恒和一日的时候已经是第三部,非常疲惫了。公交车之前的那一段,甚至有一秒钟我觉得我已经睡着了。睁开眼就是公交车上的那一段。我想我是被 Karaindrou 音乐中的悲伤摄住了,像丢了魂魄的野鬼。那股悲伤不知来自哪里,仿佛远古的幽灵,不时冒出来,紧攒住你的心,一阵揉搓、蹂躏,再从脚底溜走。
19世纪诗人不懂希腊母语,向遇到的人“购买”词语,渐渐写出故乡的诗。本片主角亚历山大患上癌症,去医院前最后一天,救了一个流浪儿,与女儿母亲告别,念念不忘还未续写完那位诗人的诗。这一天里,他籍着已故妻子留下的信,不断追忆起妻子人生里最美好的一天:女儿刚刚出生,爱人正在身边,朋友们赶来祝福,爱琴海边的老房子生机岸然……在神秘的希腊遗址,他向流浪儿讲述19世纪诗人的故事,于是流浪儿也帮他寻找词汇。最后二人道别,他回到了海边老房子,这一天找到的词汇汇集在一起了。19世纪诗人在母语中、亚历山大在时间记忆中,寻找着自己归宿。影片结束在母亲遥远的呼唤:亚历山大。。我们知道那是唤他回家,他必须马上答:我就来了。 电影像舞台剧,破旧街道、遗址、爱琴海、脏兮兮的公交车车厢,都是布景。我看过最诗意的电影,好感动。
真的很美啊,这种美不是“每一帧都能当壁纸”,而是一种场景很简单,拍摄很原始的认真;透过屏幕,那种摄影师的艺术态度简直扑面而来。那个小孩子一转身“我去给你找个词”,“好的”,“也许会很贵哦”;天啊,太浪漫了;没错,浪漫不再专属于爱情。老人与小孩临别之际的呼喊“陪陪我”,两个人深情的拥抱在一起,谁能忍住眼泪啊!公交车上永恒与一日的相汇,拜伦他深情吟咏着那首未能完成的诗,随着分别时刻的迫近,一切奇幻的、诗意的感觉都变得烟消云散;一种空荡荡的孤单凝固在驾驶座上,只剩下老头了,只剩下那个只存在于一日的永恒。真是难说啊,有谁看完还在乎它讲了什么吗?我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欣赏这份美了!
5+/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漫长的一日,漫长的一生啊。好像被禁锢在童年里,禁锢在回忆里,时间凝滞了。海,游泳,嬉戏,盛宴,大雨,缓步跳舞。时间的长度和深度在安哲的电影里被拉得分外绵长。明天会持续多久,比永远多一天。亚历山大在母亲病榻前持续叩问的那些问题,也不止一次问过自己,可疑的痛楚为何始终伴随。哪怕已长成了很老的大人,还在问我为什么不懂得如何去爱这种问题,真是让人崩溃。以为会去遍港口,看遍世界,却在身体的漂泊和词语的流亡中处于寂静失语状态,耳边一直回荡着来自过去的呼喊,极力攥住手边仅存的温暖,抗拒着明天的到来。很喜欢一老一小在街上漫步穿渡,邂逅诗人购买词语,吟诵诗句,河流旁,小岛上,废墟里,公车上,现实与想象调度自然,很有魅力。
当年雾中风景真是把我看抑郁了,所以我一直不敢看西哲的片,但这部就好很多,主要是我本人很喜欢回忆、一日走过一生的电影类型。诗人亚历山大的最后一日,现实的窘迫,他重症了,老宅居然被女儿擅自给卖了,跟女婿关系也不佳,他们不要他的狗,他只好把狗送给照顾她多年的保姆。但记忆里,是老婆埋怨但饱含爱意的信,是全家人一起做游艇玩耍,是跟老婆和家人朋友在海边跳起舞。所以,现实是灰蒙蒙的,记忆是彩色的。还有那个希腊诗人那段,浪漫互文,有着历史的深情与厚重。诗人带着小男孩一天的游历,以及最后他们在公交车里见到的恋人、乐队、诗人,又回到起点,是诗人一生的总结,也是一种传承。布鲁诺冈茨的表演真好呢。首尾呼应,以母亲呼唤亚历山大开始,以耳边回荡母亲叫亚历山大结束,仿佛一本书打开了,讲述一个让人回味的故事,然后又把书合上
五分,刷新我对“电影”本身的印象。无数的长镜头,但导演没有放任长镜头的无聊(尽管在文艺片中,无聊或许是注定的),而是努力地在“无聊”的长镜头中发掘一些乐趣。声音,镜象,蒙太奇。另外,导演在摄影构图和色彩搭配上下的功夫,每一帧都可做证据。长镜头无论扫到哪儿,色彩都不会混乱,构图也都相当漂亮。说到色彩,众人的衣服也很有趣。虽然大多数时候,众人都穿一样的色彩,但这色彩又不是那种刻意的,强装的一致,而是像人们默默约定好了,在这一天,要从自己的衣柜中拿出不同明度,不同材质但却是同一个颜色的衣服。为了某人的婚礼,或者为了某人的送葬。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正如你付给了诗人一个词,不必开口追问,他会笑着还你一个硬币——导演也很珍惜台词。多余的话,他从不让人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