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orrowed Life
(1994)
评分:8.6
导演:吴念真
编剧:吴念真
主演:蔡振南 / 蔡秋凤 / 梅芳 / 陈淑芳 等
类型:剧情
片长:167 分钟
地区:中国台湾
语言:日语 / 闽南语 / 汉语普通话
别名:A Borrowed Life
上映时间:1994
IMDb:tt0109691
《多桑》演员表
蔡振南 Chen-Nan Tsai 演员 Actor 代表作:关于我和鬼变成家人的那件事 / 悲情城市 / 当男人恋爱时
蔡秋凤 Carris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多桑 / 龙兄虎弟 / 花甲少年趣旅行 第四季
陈淑芳 Shu-Fang Chen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悲情城市 / 恋恋风尘 / 孤味
张凤书 Phoenix Chang 演员 Actress (饰 秋子) 代表作:太平轮(上) / 太平轮(下)·彼岸 / 怀玉公主
《多桑》电影评论
镜头与节奏和《悲情城市》几乎完全一致,克制,缓慢,说是侯孝贤掌镜我都能信。但是,关注点从特定历史里的家庭完全聚焦到了一个人,也就是父さん身上。所以,相比于《悲》编年史般的感受,这部就像是文健视角里的个人志,那成熟而冷漠的话外音就是它的提纲。佩服后半段父さん的演技,他喘气的时候我甚至无法呼吸。我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要去看富士山与皇宫,正如我们对日据时台湾人的一无所知。没有人能共情没有人能理解,多桑无语,只能从广播与幻想中痛苦地死去。
怀着极高期待看的,可惜比较失望。一个是故事框架后半部分比较薄弱,支撑不起近乎史诗的片长。一个是调度比较差,很多戏拍得冗长低效。不过人物群像刻画、音乐的使用都较出彩,能达到新电影平均水平。相似作品可看同为吴念真编剧的《悲情城市》和《无言的山丘》,都比这部强。
之前看黑泽明的自传说他哥哥是默片时期影院的放映讲解员,随着有声片的问世而被时代抛弃,失业后自杀。多桑里男主小时候看的有声片竟还设有讲解员,经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化风俗受日影响程度可见一斑。《悲情城市》里明着问《马关条约》签订时有没有问台湾人的想法;本片里暗着表心心念富士山的多桑,关系并不融洽的后妈,喊出一辈子帮别人养儿子的父亲,听不懂土话的孙子,绕不开的二二八,个人的生长历程很难与时代历史剥离开。【本片海报推介语:小孩确知父亲是中国人,日据时代出生的父亲却相信自己是日本人,从小孩的眼中看到碳矿小镇的半世纪生活,他们的人情世界,以及时光如何飞逝,人生不过是暂借一场。】
本片是著名編劇吳念真的導演處女作,是他對父親多桑的一次深情懷念。深具江湖滄桑氣息的台語歌星蔡振南獨挑大梁扮演風流而有義氣的多桑。本片以多桑的角度反映從日據時代的成長過來的台灣,故事性並不強,步調也比較清冷,太多長鏡頭所形成的慢節奏也有點沉悶,但鄉土氣息濃厚,時代感也營造得很是成功
2012-08-15 标签: 吴念真补上了,老先生亲临成都,讲友情,讲亲情,讲父子之间的关系,和沉默的父亲,也讲杨德昌,他说蔡琴最能评价他,其他人都是多余。作为传记片,多桑投射的一个时代下人的状态,深厚的情谊和相濡以沫的人生,这些都在缓慢的比侯孝贤更有看头影像里如老先生的愿留住了,总之觉得老先生的长镜头的
在九份矿区实地拍摄的自然景观和鲜活有力的日语及台语对白烘托下,该片成功地写活了受日本教育的那一代父亲形象,时代风味也经营得十分出色,令不少老一辈的台湾观众深受感动。不过,全片节奏相当缓慢,侯孝贤式的长镜头结构也使影片的步调流于清冷,影响了片中蕴涵的父子情,诚为可惜。
#父子情:乡土变迁、整体基调太压抑了,镜头基本都很压抑,室内光线也很暗,家庭空间充斥着孩哭声,夫妻吵骂声、雨声、就是没有欢笑声,但是对话流露出的父子情沉敛而又真挚,文健撑着布为熟睡的多桑挡雨那一幕确实有被感动,但是这样的私人情感回忆真的看得很压抑……
寻着谷里守着救赎,缅怀着那个看不清面容的年代,夹杂着淡淡的哀愁,如同片中的中远景,不堪回首,而又无法忘怀归属感缺失在那个时代,很普遍,吴念真的神本是一流的,在导演尚欠火候前半部分脉络模糊,加上大量长镜头和空镜头的运用很慢,成长于日剧时代的父亲,其亲日情节,和本省人立场都展现的很立体
太好了。漫长而苦涩的一生,多重的身份认同、日据时代台湾底层劳工的艰辛、对日本的复杂情感,尽化在平淡讲述中。三个小时,看完一个家庭的生命史,久久不愿起身,沉浸在黑夜中。依稀有侯孝贤的影子,细看下去会越来越感受到不是,是更私人、更有文学语感的影像,情感的部分也因其自传的性质,走得更远更深。
固定机位,前后留白的长镜头,画外门框外的声音呈现,非职业演员大量参与,高度写实化的生活细节呈现,都与侯孝贤的风格如一脉相承,最动人的几个长镜头场面都是由诸如吃饭,等待,咳嗽等父亲的生活动作来表达出来的。这些动作细节都镜头就好似朱自清的《背影》,都倾注了儿子的感情眼光。也因此拍法纪录化的此片,文学味却格外浓厚,没有赞颂,没有批判,有的是对生活无奈的同情,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讽刺。生活往往是浇灭希望的重复,死亡也常是要漫长忍受的痛苦。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而去着力刻画失败的更少之又少。至于日占情结……此片起码如实留下了个真实心理的肖像。
有时候父辈看似执拗地沉迷过往岁月,除了是跟不上现代的步伐,还很可能是现在过得不如往日,虽然尽管那个怀念中的往日也没多好。以小见大的电影,从多桑这个个体和小家庭的个体性出发,折射了日据后期的台湾本省人面对大时代变迁的洪流的冲击,从文化、政经、习俗、语言等等多方面的沧海桑田的变化,确实是借来的人生,被抛弃的一代人。
。本片作为吴念真从剧作家转型导演的第一次尝试有些想当然。情节推进和时空变化过于依赖旁白,作为电影的文字感过强了。摄影机位死板,很多不必要的长镜头,缺少视角切换,且大部分是固定机位,也谈不上炫技。导演或许想展现天然朴素的纪实风格,全片以远景为主,连聚焦对话人的中景都不多,更别提几乎从未出现人物特写了,加上几乎没有布光,除了自然光便是室内灯光,但渣到不行的dvd画质,使人物形象昏暗不明,在看到演员表之前我都以为成年的“我”是吴念真自己演的。起初猜测导演想表现父亲在童年记忆中总是遥远的、模糊的,“我”长大一些之后给父亲的镜头确实也拉近了一些,可直到最后几乎每个角色都这样朦胧,父亲去世设定在电影开拍前三年,实在不应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