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ane F. - Wir Kinder vom Bahnhof Zoo
(1981)
评分:7.7
导演:乌利·埃德尔
编剧:乌利·埃德尔 / Kai Hermann
主演:娜娅·布鲁克霍斯特 / Eberhard Auriga / 大卫·鲍伊 / Peggy Bussieck 等
类型:剧情 / 传记
片长:138 分钟 / 131 分钟(cut version)
地区:西德
语言:德语
别名:一个少女的自白 / We Children from Bahnhof Zoo
上映时间:1981-04-02
IMDb:tt0082176
《堕落街》演员表
娜娅·布鲁克霍斯特 Natja Brunckhorst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雾港水手 / 堕落街 / 生命的奇迹
Eberhard Auriga Eberhard Auriga 演员 Actor (饰 德特勒夫) 代表作:堕落街
大卫·鲍伊 David Bowie 自己 self 代表作:七宗罪 / 致命魔术 / 火星救援
Christiane Felscherinow Christiane Felscherinow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堕落街 / 解码器 / 霓虹城
《堕落街》电影评论
太应该跟《天知道》比了,比无比纪实冷静的镜头,比同样失去尊严的女主角,比年轻人的感情纠缠,比瘾君子们只能用“共生”二字来形容的生活状态。诚如猜火车所说,世界在变,音乐在变,连毒品也在变。但不变的是迷茫的年轻人和让人不得不麻痹自己的社会。看完还是感觉《天知道》好太多了,就算考虑到主角年龄,这部也依然太儿戏,说好听了电影气质真跟嗑了一样缥缈,说难听了这一切都不知道为何发生,无论吸毒还是戒毒的理由都跟女主的高跟鞋一样蹩脚,再加上俩虽然看得出很卖力了但实在面瘫的演技,……。但选角形象极合适,几个注射镜头拍得真好,又有两段Heroes和大尾巴鱼live大赏,还是偏心给个四星吧。7/10
所以到底有多少电影的片尾曲是Hero啊!!在这里听到只是觉得没那么深刻了,再次说明,有时候摇滚乐只是给向往“坏”的teenagers一个出口,它对teenager的吸引力不是音乐本身,而是传达的反社会精神。电影以毒品为主题,让我想到梦之安魂曲和Sid and Nancy。流程都千篇一律的,只不过处理手段不同。电影的很“霓虹”,光影处理的摇滚梦幻,只不过这些霓虹下的青年们和我的相似之处让我感到害怕...拒绝毒品。
勉强两分。早期的乌利·埃德尔这么拉么,剧本和导演环节都是不合格的,本片唯一卖点是这个十三四岁少女吸毒、卖淫的题材。埃德尔在创作上可能想走伪纪录片的路子,于是我们看到本片的所有事件都没有肇因,很多场次也几乎没有对话,镜头只是机械跟随女主,看她在保有不多清醒的情况下,去吸了不同的更多毒品、见识朋友的意外死亡、为了凑钱买毒品去给别人撸,本片能称得上主线的东西就是女主和小男生男主那种情不知所起但又难以割舍的中学生式恋爱,这种不成熟的角色倒也可以表现,但全片没有女主在学校的戏码,关于她的单亲家庭也只是表现了母亲有点放任的态度,换言之,你找不到女主在全片这种苦兮兮四处飘逸的状态和她的内心在剧情上构成了什么张力(女主永远麻木脸的演技也是灾难),总的来说本片没有角色,没有剧情。全片只在57分钟有一处背裸
题材敏感,有人物原型,更觉得触目惊心;女孩吸毒的普遍要素:单亲,缺乏父爱、结交吸毒的男友、流行乐(大卫鲍伊);结局都是肉偿。查阅过一些资料:原型一直未完全戒瘾,有自己孩子,五十多岁还活着。现在想必六十岁左右吧;电影中,男孩英俊、女孩漂亮;从同一个导演的《巴德尔和迈因霍夫集团》追过来的;德版4K修复蓝光画质可以。
手法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纪实或者戒毒宣传片,这种写实主义实在欣赏不来;情节也颇枯燥,少女与lsd的冗长拉锯战,谈不上哪点有新意的;看点集中于David Bowie客串的那五分钟以及被大量应用的Bowie音乐,对于了解性别意识错乱的70年代也称得上有帮助。
这部电影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就是女主跟男主和伙伴们在商城奔跑,打滚。那时候都还不是瘾君子,都是有力量的年轻人。女主的演技是真的好,看的我难受死了,戒毒那会,感觉有一万只蚂蚁在我身上咬我,而重新吸毒的时候让我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但看完确实让我压抑了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Bowie看的,后面发现只有宝爷有看点些。很沉闷,相比疯狂的梦之安魂曲或者奔放的猜火车,这部充斥着和当时冷战下一样沉闷的柏林氛围,携带着十三四岁天真的迷茫。两个小时的后半段显得很长,反复喊着明天戒的口号下复还的剧情,没有起伏地抵达了预想中的结尾
在看德剧版《堕落街》前先看原版电影。女主角15岁时处女作,完整的演绎出一个少女如何堕落,戒毒与无法自拔的二度重生过程。早于《梦之安魂曲》《猜火车》,虽然没有后二者的完成的梦幻高度,也许这个缺点成了不一样的优点——更真实!冷色调充分的呈现出毒品世界的冷淡,无情。吸毒传染性极强,不断侵蚀自己,突破身体道德底线,戒毒也有传染性,但终究抵抗不了毒瘾。明年的他们就是现在的我们,此句台词冷静且清醒的道出毒品世界的循环,报道最年轻的吸毒者和自己同龄,也是最震慑女主内心之一。
很纪实的叙述方式,甚至有几幕都怀疑导演找的是不是就是找的吸毒人群本色出演,可惜结尾是个败笔。大卫鲍伊和这部片子的气质太配了,把最美丽的东西打碎给别人看,克里斯蒂安娜蓬头垢面的样子太让人怜惜了,爱情同样可以毁灭两个人。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们偷窃,卖淫,为了跟爱人看电影和一场演唱会。
香港金像奖第二届最佳电影《靓妹仔》的剧本原型,老港片有不少是学习借鉴改港味,对比起原版电影,老港剧其实也被打得一文不值(当然港影还是有很多原创的,或者那种改经典老西片的,还比较有创意)。真的是1981年的电影吗,还是很值得现在年轻人去看的一部电影
+ 白描的堕落史。导演似乎清楚剧作质量与自我镜头语言的有限,于是将着力点放在直观呈现青少年自身行为和周遭破败的成长环境。毒瘾发作时的抽搐,难以抵抗诱惑时内心却又对自身行为产生抵触的痛苦一一皆在局部特写下被演员们极为传神的演绎出来,最大限度利用观众最原始的感官共鸣去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