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briskie Point
(1970)
评分:8.1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弗兰科·罗塞蒂
主演:马克·弗雷切特 / 达莉娅·哈普林 / 保罗·菲克斯 / G•D•斯普拉德林 等
类型:剧情
片长:113分钟 / 95分钟(西班牙版)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别名:无限春光在险峰(港)
上映时间:1970-02-09
IMDb:tt0066601
《扎布里斯基角》演员表
马克·弗雷切特 Mark Frechette 演员 Actor 代表作:扎布里斯基角 / 寸土必争 / La
达莉娅·哈普林 Daria Halprin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扎布里斯基角 / 耶路撒冷档案
保罗·菲克斯 Paul Fix 演员 Actor 代表作:杀死一只知更鸟 / 迷离时空(原版) / 扎布里斯基角
G•D•斯普拉德林 G.D. Spradlin 演员 Actor 代表作:教父2 / 现代启示录 / 虎!虎!虎!
比尔·格拉维 Bill Garaway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扎布里斯基角
凯瑟琳·克利弗 Kathleen Cleaver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扎布里斯基角 / 地下气象台 / 非洲妈妈
罗德·泰勒 Rod Taylor 演员 Actor 代表作:无耻混蛋 / 群鸟 / 101忠狗
《扎布里斯基角》电影评论
感觉是看到现在安东尼奥尼最年轻奔放的一部电影,尽管风格依然是基于他惯用的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氛围以及刻画人物心理,但是加入了更多的想象的描写。虽然故事发生在一天,而且居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是节奏却十分浪漫主义,不紧不慢地把观众带入到影片中,一同感受荒野的气息。这是安东尼奥尼唯一一部在美国拍摄的作品,然而从上映到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此片的评价都不高,甚至被收录进了1978年出版的《影史最差50部电影》。直到上世纪末,对于此片的好评才逐渐多了起来。
安东尼奥尼的片子。拍于1970年。开头一组混乱会场中移动捕捉人脸与表情的特写镜头,天,那不正是我喜欢玩的镜头感觉吗?这是一个爽一把就死的充满酒神精神和非理性态度的电影。主题我喜欢。不过以我眼观之,太多与好莱坞那个时代类型片相近似的元素。这是我不喜欢的地方。希胖《西北偏北》中飞机杀人的戏我已经觉得做作无比。这片中有类似的飞机低空调情的情节,我也觉得有点无聊。沙漠里两个人赤身抱在一起疯狂交合和滚泥巴的场面倒是不错。人的激情行为,应该有到达这种疯狂程度的时候。
.0安东尼奥尼对于电影美学的重建。理念依然和故事事件深度契合,用平克佛洛依德式的爆炸和茫茫荒漠之中极具野性的媾和反对现代文明,与同样借用“精神”沙漠与“物质”工业文明这一对立意象的「红色沙漠」互为逆否命题——但诞生在新大陆语境下的「扎布里斯基角」显得活力得多,安公用其影像延续“垮掉”和“嬉皮”精神否定一切、爆破一切、既是乌托邦又是反乌托邦的自由主义精神,表现在电影语言中即是一种迷离而又碎片化的浮躁感。男主角马克冷静而又狂野的人物弧光塑造得过于好了,以致于安公这一向来克制的旁观者也没能借影像这一隐形的媒介冷静地审视、并发掘出或许能达到更大程度的深层内涵。
安东尼奥尼是在70年代,在美国的嬉皮士运动整体宣告失败、年轻一代对消费主义的反抗重新被归入消费主义的新式潮流之后,以一种回溯性的姿态拍了这部电影。在最后长达10分钟的爆炸中,恐怖的不是被反复炸毁的扎布里斯基角,而是在想象这一炸毁之后女孩脸上浮现的笑容。这笑容,意味着它什么都能接受,枪击警察的学生、在沙漠里纵欲的情偶、被嬉皮士涂作禽鸟的飞机,来,或者去,都无法动摇这个笑容:它就是无所不至的意识形态的化身。此刻,它已经吸收了嬉皮士运动的尸骸和语言,作为它崭新的标志和口号。
开篇即是美国大学生对政府征兆大学生参与越战的反抗,随后用一个个广告牌特写映射美国当时发达的经济和工业体系,再给汽车上的招聘信息标语特写反映当时的阶级分化与失业率问题,片头就又写实又抓人眼球了。在飞机是涂满斑斓的色彩与标语,然后在漫天尘土的沙漠上空翱翔,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嬉皮士的热烈与浪漫。
以美国校园民主运动展开,以大量资本符号堆积来强调与资本的对抗,pink floyd的音乐也成为反文化符号之一,结尾的爆炸暗示越战也宣泄着对资本的愤怒。中间荒漠的群交大概想表达在一个处于自然状态的社会,爱能消解一切冲突吧。安东尼奥尼对于城市所展示出的意识形态依然拿捏到位,只是这部相比之前的电影显得直白浅显了许多
安东尼奥尼导演结构性美学又一次杰出的体现,人与环境的构图、前后画面的剪接无不在叙事,刚开始便采用了镜头晃动、快速推拉等大量纪实性手法,来强化当时社会局势的不稳定性,之后随处可见的的立牌、电视广告的假人、广播不如现实的骏马,充斥着对美国消费主义、虚假的讽刺与批判,主人公想要脱离人造的意象,却不被他人所理解,最后的爆炸伴随着激昂的摇滚乐,正是这种情绪宣泄最好的表达
因为Pink floyd的配乐看的,看了个没字幕的版本,对话半懂不懂。前半段高新景观展演,人在美丽新世界中的处境。公路出逃,赤裸的热烈的沙漠,粗粝的土石和干枯的植物。在沙漠里的群交。最后爆炸。其实还是不太能理解他们的情绪,只能作为观看吧。(其实第一次看这部电影里的沙漠场景是以前上一门电影鉴赏老师给我们看的,好像在讲强烈的性交场景和柔和的音乐?底下的同学们争相拿手机拍照发朋友,交替着喔嘘哇…也是很神奇的场景)
反叛不彻底是学生的特点吧,他们总体还是温和的。最后爆炸虽然痛快,但是是女主脑补的,就更是表明他们的反叛和愤怒不切实际。飞机涂鸦还是挺好玩的。(沙漠成为了他们逃离政治活动和资本压迫的“伊甸园”,在扎布里斯基角他们获得身心的完全解放,可是男主一旦回归现实,作为反叛者立马被制度消灭。对抗难以抵挡的权力倾轧,女主只能在幻想中见证爆炸)
开着盘旋的飞机高速公路上俯冲调情;初次见面的男女在干涸河谷中曝土扬灰的原始性爱;反复炸掉代表资本主义的会议厅一百次,让那些虚伪的没有重量的也没有温度的绑架了生活的产品毁灭纷飞成影片最后的一幕幕艺术特写;现代主义无始无终的、碎片式的、象征自由化的语汇将器质性的表演转化为自然性的发生,纪录片式的拍摄消解了角色、身份与既定路线。就如同自新现实主义萌芽伊始,意大利导演对职业演员的抛弃态度,本片中安东尼奥尼将演员的概念彻底抹去,这就像将社会阶级抹去那样追求身份最原始的也最当下的独特与自由。
本作拼凑感更强,佐杜洛夫斯基(扎布里斯角群p)+轻度戈达尔(男女主戏)+曼雷(最后高速爆炸的实验趣味),此片中,安氏舍弃了自己拿手的空间映射和心理洞察后,单用情节切段来表现政治激情叙事时是多么单薄苍白,他既无法类戈达尔以存在式的表演风格削弱叙事,亦无法类佐洛夫斯基以纯粹的审美暴力将叙事架空,最后只能徒增一些聊胜于无的实验趣味。这种探索精神当然值得肯定,但这部作品相较与“伟大四部曲”,无疑只是一种美学上的二流缝合。
扎布里斯基,扎布里斯基,你的名字叫死亡谷,年轻的生命在这里虚妄,炙热的欲望在这里燃烧,奢靡的阶级在这里爆炸,你的金黄融化了革命的红和妥协的绿,你让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也要借你表意。一位意大利的左翼导演拍一部美国反战性解放背景的电影,满屏幕都是五十多人男人有贼心有贼胆贼没了状态下的荷尔蒙乱撞,青春洋溢。跟在扎布里斯基角那场多人运动戏相比,前面男女主角相遇的戏更令我佩服~~天上飞机在天上飞,地上人儿反复被挑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