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livre d'image
(2018)
评分:7.7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编剧: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让-吕克·戈达尔
类型:剧情
片长:85分钟
地区:瑞士 / 法国
语言:法语 / 英语 / 阿拉伯语 / 意大利语 / 德语
别名:影像书(港) / 图像策(港) / 影像与言语 / The Image Book / The Picture Book / Image and Word
上映时间:2018-05-11(戛纳电影节)
IMDb:tt5749596
《影像之书》电影简介
你还记得我们与内心交流的方式吗?梦境是最常见的方式……我们一直思索如此鲜艳的色彩如何能在黑暗中孕育而生,微弱而温和的话语在梦境中响起,讲述着一些重要的、惊奇的、深刻的真理。影像与话语,就像暴雨夜中噩梦。在西方的眼下,天堂失落,战争就在此地……
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让-吕克·戈达尔 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特别金棕榈奖让-吕克·戈达尔 第6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开放电影大奖(提名)让-吕克·戈达尔
《影像之书》演员表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配音 Voice 代表作:四百击 / 脸庞,村庄 / 精疲力尽
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自己 Self 代表作:日落大道 / 将军号 / 福尔摩斯二世
迪米特里·巴兹尔 Dimitri Basil 演员 Actor 代表作:影像之书 / Light of a Rusted Landscape / The Non Karmic Self Anihilation Methods
埃尔维拉·斯诺 Elvira Snow 自己 Self 代表作:畸形人 / 影像之书
安娜-玛丽·米埃维尔 Anne-Marie Miéville 配音 Voice (配 Narrator) 代表作: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 / 芳名卡门 / 影像之书
《影像之书》电影评论
戈达尔又讲电影史,戈达尔这繁忙的一生,又当导演,阅片量还那么大,真让人佩服。看他剪辑的片段,就是我这几年看的电影,当然很多电影我还没触及到。我发现发动戈达尔的片段,也曾打动我,所以电影欣赏又有何门槛?无论你是大名鼎鼎的戈达尔,还是籍籍无名的普通观众,你去看电影,那些能触动你的画面,也曾感动过戈达尔。如果我没记错,影片大概分为五个章节,看似松散,其实每章都言之有物。第一章重拍,导演将电影片段与isis的相似画面剪在一起,艺术和生活是多么雷同。第二章圣彼得堡之夜,讲述了很多与gm相关的画面。第三章铁路,电影就是从火车进站走进我们生活的,它在电影史里永远占据一席之地。第四章法律的精神,巴黎公社里士兵放弃枪击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令人动容。第五章中央地区,有趣的是这段反而介绍了很多中东少数族裔的电影画面
今晚在和平影都,隔壁坐着非真影迷的观影者,入座后就嚷这电影不好看结束后又说这电影好做作。不知道戈达尔听到后作甚感想,是不是会像布烈松般来一句我电影的受众不是你们这类人啊!旁白引用了兰波布朗肖文字(个人比较喜欢的),以及其他人……可见平时阅读量绝不会少。影像剪辑拼贴信手拈来却丝丝入扣,巧妙娴熟。我想起的有《大路》,《小鞋子》…,还有太多我不熟悉的电影片段……也讲到了海湾国家阿拉伯一族,借助影像和话语,实际却在诉说他的世界观和一些看法理念。影片色彩极其浓郁饱和,视觉冲击力强烈。最后一段话虽廉颇老矣声音沙哑嗓子咳嗽却仍然坚定说出期望不会消失的即使一次次被压制,它还是会继续,戈大爷,就其反抗精神而言,确实贯穿他的生命至最后,我,也真真切切被感染到了。厚积而薄发,可以说这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的电影。
“我需要一年的时间来讲述一分钟的故事,我需要一生来诉说一小时的故事,我需要永恒的时间来倾诉一天的故事” 那么戈达尔这部一小时二十五分钟的影像之书我需要一点四一七个人生才能叙述。//疙瘩最后充满激情的卡痰实在是可爱至极,期盼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乌托邦。震撼!现成品(绿盒子?);反情节;暴力来源于恐惧(同情恐怖分子);反抗和辩驳的需要;多重声道;配乐骤停;跳接延时过曝;威廉·布莱克;//“我们思考和谈话的方式,只是为了保全脸面”
#siff2023#“如果人们想成为浮士德,又怎么会有人想做国王?可现在没有人想成为浮士德,而人人都想做国王。”“辩论的需要,反抗的需要,为我们带来炽热的希冀”……把《影像之书》看做一本导演与电影与观众的对话的话,我其实挺喜欢这一部。电影的形态不止于故事,它与语言、政治、生活、时间、永恒与希望相关,它是碎片和构建,是真实与梦境,是可能与不可能,感谢戈达尔顽皮而孜孜不倦的探索呈现和表达。
最高级的拾得影像,一下子就把其他的混剪拼贴作品比下去了。开始的几个章节看不太进去,后面两张关于“法律的精神”和“阿拉伯人”让我欲罢不能,尤其是戈达尔的政治观点和谈论宏大话题时的喃喃细语,爆炸的影像和过度曝光的色彩又似乎道出了他内心压抑不住的狂热,尽管这只是我的无端猜疑而已。
二刷,说为21世纪伟大的影像神迹也毫不为过。但为什么我第一次看才打了三星即使颠覆如卡拉克斯与他的《神圣车行》,仍不及戈达尔十分之一的敢勇。只有紧紧依偎意识,方可捧出元电影的极致模样,亦能追溯到电影的第一声啼哭,所以“散文”“诗歌”诸如此类的具象化表达统统不存在,为什么要存在啊?电影文法被遗弃之时,恰是镜头与影像解放之日。那些镜头、那些语言,值得全部的赞美,这是先锋的旗帜、是浪潮的脉搏、是巨人的足迹!电影就是戈达尔,而戈达尔就是电影。绝不可否认创作过程中电影之神的现身,正因如此,它们从此而神圣无比、自由无比,而影像之外的我们只能沿着这些足迹,跋涉过烈焰与灰烬铺就得道路前往群山之巅,并一同默享这关乎时间的、梦的、音符的…快慰。
#再见戈达尔 不知道为什么就结束了……中间还睡着了一段。按照我个人的浅见,戈达尔通过对各类影像的再创作来让观者自理解、自生产的意义,来探索电影的本真,创作了一部元电影,不适感、断裂感是观影过程中最大的体验,多声道的重叠、变换,声画不对称,甚至还有失真扭曲的画面,极大地模糊、混淆能指,所指解读的空间却前所未有地广阔(参考某位豆友的观点),你不能沉浸其中,反而需要保持思考,片如其名,你看这部电影就像翻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一样,如果非要对标的话,可能会让人想起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但还是不太能看得进去。独特的观影体验。分就不打了。 .29
#SIFF·12#戈达尔最后一部长片,神似《再见语言》但更佳。,目前看到的电影有《一条安达鲁狗》《索多玛120天》《石榴的颜色》《诗人之血》《再见语言》,看到的艺术品以现代主义为多,另总结戈达尔常用作家/诗人/哲学家:马尔罗、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萨特、海德格尔。,声画分离实验一如既往,不营造任何完整的情绪。,东方学观念,“幸福的阿拉伯”,照应前篇“书中放书,现实中放入现实”与“重制”的前段标题。,这一部消解电影影像,用生命挑战艺术的一切可能。。。。()
戈达尔将不断重现的影像场景,与不断被使用的语言意象并置,体现了影像与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开头两者的同构,其局限性在此后的章节中被揭露出来。两者逐渐变得若即若离,时而“狼狈为奸”,时而彼此分裂。透过这些零碎且混乱的影像,很难以点概面地理解戈达尔。当借用他人琐碎的镜头语言整合并发展出另一种自己方式的语言时(当然夹杂着他一如既往的碎碎念),可以看出来,戈达尔又在尝试创造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他在刷新电影的可能性。
老头子臭老鼠!临终前的喃喃自语,仍然叛逆!仍然在和全世界观众作对!看前十分钟的时候作为一名积弱审美的普通观众,想的都是“这是啥啊?这算什么意思?这哪部电影片段来着。”幸好是在影院看的,在家看我会质疑播放器是不是坏了。随着影片的流动,慢慢咂摸出味儿了。戈达尔的试听是反常规的,不管画幅还是帧数还是声音的切换,刚进入的时候摸不到头脑,但后面发现变化极有规律,而且很多镜头的连接很有意思(捏奶头)。我说,这是一部小说,他已经不再想呈现电影作品了,画面仅作辅助而已。
创作后期的戈达尔走入了更为深邃却纯真的影像空间,在近乎割裂视听的声画分离下话语被进一步拔高至文本之上,在蒙太奇瞬息万变的交递力场内影像与现实的边界被进一步拓延、模糊。90s的戈达尔仍以轻盈幽魅的姿态游弋与人群之中,10s视角甚至摆脱了局限性以及与观众平等交流的创作立场而飞升至全知,一种全知性且后现代的作者目光审视着影史与政治。戈达尔的10s三部曲暗含着创作方向的演进:以影像作抗争(话语权)→抛却语言→影像成为语言本身,三部曲既是关于影像的,也是关于话语的。
。①由或真实或虚假的关联甚微的各种绘画与历史影像(电影/新闻/纪录/网络平民/等)组织而成,它们的共同主题是「暴力」。②如果说《再见语言》是通过自相矛盾的影像与故事渲染虚无的自由,那这片就是通过「说了,但没完全说」的影像与故事来渲染混沌的自由:通过“每个片段的内容刚开始有意思就切换”的剪辑方式使内容刚铺垫完就戛然而止,从而开放了无数种解读与可能性;通过突变单声道与声道/双声道不同内容/声画对立/画幅突兀切换(会破坏浸入体验)/过曝影像/影像数字化(廉价质感)/快进与慢放/突然黑屏/快速叠影切换与类遮罩式反复淡入淡出/突然大声爆炸/忽大忽小的声音等技法让影像那些充满张力的部分成为毫无情绪冲击力只记载客观运动的载体。③想打满分,但还是等时间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