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
评分:8.6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安德烈埃·巴巴托
主演:朱塞佩·里纳尔迪
类型:纪录片
片长:207分钟 / 220分钟
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 汉语普通话
别名:1972年的中国 / China
上映时间:1972-12-26(美国) / 1973-01-24(意大利)
IMDb:tt0068375
《中国》电影评论
意大利纪录片。程健在《新中国的城市建设不容污蔑》一文中对Antonioni批斗一番,因为《中国》展示了1970年代中国北京乡村面貌和上海的城市面貌,在提及上海曾被列强殖民时,冠以反华。文革时期,人们也太敏感了吧?客观来说,《中国》还是理智的。我猜想当时的中国人看到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对于奇异的外国人感到好奇盯着看显现出来的愚昧无知恼羞成怒。但是当局想得也太好?拍纪录片就只把好的那一面呈现出来,不能接受批评。这部电影有助于了解历史。
欧洲人(西方)视角下的近代中国,更多则是以一种猎奇心态主导的纪录拍摄,特别是当摄影机在场的行为被众人目光牢牢锁定时,导演的异客身份由“旁观者”逆袭成为“闯入者”,纯粹的客观性不可避免地被“被闯入者“极度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所裹挟,甚至嗅味出一种对立/对抗的意识形态。有意思的不过是,对于中国人而言,本来这就是一部拍给外国人看的片子,后来反倒成了自身所需要的物料,借此提升了辉映着属于数代人记忆的时代光泽的历史价值。
《中国》曾遭禁播的原因是中国当时自身内部矛盾的结果:一方面处于工业化的发展中,另一方面要争取共产主义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安东尼奥尼和他人对于宣传的理解错了位。他的这份错位,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记录。令我吃惊的是,本以为的禁片原因并没有出现,且画风完全相反。观影过程相当愉快,我看到里面的小孩子真跟我小时候差不多,唱着自己不明白什么意思的红歌,直到现在都深深印在脑海里。人们那时候真是朴实、知足。某种程度上吧,反应了当时部分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还有那么点关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有意思。
伊文思的愚公移山完全是摆拍和搬演的,而《中国》除了生孩子还有幼儿园段落,其他几乎都是偷拍(说是在封闭式卡车里,摄影机架在里面,把帘子打开拍)。所以被拍摄对象是没有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的 露出摄影机的段落也是没有提前预示过的。so两部纪录片是非常不同的。且几乎都是长镜头,剪辑产生的效果被削弱到了最低。所以几乎可以作为某种“见证”,可以说是文革时期最为“真实”的宝贵影像。安东捕捉到了一种文革时代人们的日常状态。《中国》提示了:当时的人们是这样的,而不都是斗志昂扬阳光灿烂高度政治化的。日常生活是艰辛的,可能也是乏味单调的,但依然像每一个时代一样在延续。 from戴锦华 / 安东好诚恳地跑题了哈哈。“受共产党委托的安东晕了。他第一次开始怀疑什么叫真实,什么叫记录,什么叫纪录片的政治”
文革时的北京生活,有些地方十分颠覆我对文革的认知,可能是运动已不似初时那么热烈,恢复参观的紫禁城可窥见一二,但群众对革命的热情并未减淡。朴实的红卫兵令人印象深刻,群众与红卫兵的界限甚至没有群众与警察的界限更大。打太极的老人,每年去公社劳动一个月的学生成群结队,双马尾如出一辙的单纯少女,随处可见的照相机,拥挤但不混乱的菜市场,都十分令人难忘。至于北京以后,无论是河南的农村市集,苏州的庭园,还是上海的“繁华”,导演对中国市井的新鲜劲,中国人自己看还是有些无聊的。
想不到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观看关于中国文革时期的纪录片是在安东导演的镜头之下。之前看《海上传奇》,一个中年男人讲述早年经历那段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尚处文革,他被组织任命去陪同安东进行电影拍摄。他说他当时总是极力阻挠安东拍一些他认为有损中国形象的东西。他认为安东总是在拍一些不好的东西,而安东却认为那些是好的东西。他说他也不懂,而且至今为止也没有看过那位外国导演镜头下的中国......
不知不觉标记到了1000部,这一个小小小小里程碑,正好是这一部。可能是在政治力量的干预下,觉得这是一部特别温柔的历史资料,带着导演满腔的人文关怀,我看到了和父辈一样大的小孩,有和祖父母年纪相仿的叔叔阿姨,他们带着好奇的眼光打量着镜头,眼里有得意与失望,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吧。几十年过去了,大街上多了很多举着摄影器材记录生活的vlogger,我们不在对那个仪器好奇,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就能感知到外部无限宽广的世界,活着可真好呀。
影片全彩地详实记录了70年代初的中国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河南林县等地方的真实生活,作为80后能通过影像的方式观看到父辈、爷爷辈当年生活的样子还是很感动激动的,尽管影片中并未呈现我的故乡。全片看完不禁感慨这50年间祖国发生的“大变化”,特别是片中无数次呈现的那些极富年代感的大红标语,当然由于一些原因,摄制团队当时是跟着导游进行“定向拍摄”的,所以那个年代特有的“东西”并未做呈现,但更加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了解祖国曾经生活的样子竟然是通过一部外国人拍摄的纪录片。
、毛在世、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洋溢着一种贫穷但不焦虑,选择少确很充实的感觉,大家穿的几乎一样的衣服,工资差距居然也不太大,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初期阶段。今天的中国,时尚各种,焦虑泛滥,美德丢失,怨气满天。,中国人还有一个美德:贪吃。,但宇航员没这么说。,但相当有礼貌,他们担心走开会冒犯我们,所以在镜头前能熬就熬。,但确因主旨不合被驱逐,艺术在当时的中国更多服务意识形态,而西方更强调独立自主。反观今日,不得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