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manche à Pekin
(1956)
评分:8.1
导演:克里斯·马克
编剧:克里斯·马克
主演:Gilles Quéant
类型:纪录片 / 短片
片长:22分钟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别名:Sunday in Peking
上映时间:1956
IMDb:tt0049144
《北京的星期天》电影简介
《北京的星期天》是1956年上映的法国纪录短片,由克里斯·马克执导。
《北京的星期天》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更多外文片名: Sunday in Peking.....(undefined)
导演: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克里斯·马克
编剧: 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主演: Gilles Quéant ....Récitant/Narrator (voice)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Chris Marker
影片类型: 短片 / 纪录片
片长:USA:22 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摄影 Cinematography:克利斯·马克 Chris Marker
上映:1956年
《北京的星期天》是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于1956年制作的纪录短片。影片在20分钟的篇幅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堤》、《美好的五月》的导演克利斯·马克于1956年到中国就拍摄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影片拍摄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街头处处可见老式的人力车,也出现了一些自行车,民众的体育健身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击剑打太极,小伙子和小姑娘玩单杠和高低杠,小孩子们认真地做着气象分析实验,偶尔还能看到街头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洋洋精通;亭榭楼台等古建筑,中国水墨山水画,京戏木偶戏,还有盛大的集体演出,出游的人们闲情逸致地泛舟湖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民众生活角度,都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老北京们看到此片会发出无限的感慨,新中国的首都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而我们年轻一代看了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导演在片中许多地方都加了中文注释,虽然有些地方用法古怪,简繁结合,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片尾标志"Fin"也被翻译成了“在”,可能是通“再见”的“再”吧。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街道上老式的人力车和马车,天桥耍着大刀的艺人,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热闹的国庆游行,这些镜头是那个年代的珍贵历史写照。影片的中文顾问是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充满浓郁中国情调的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给这两位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都反映在影片《北京的星期天》之中。
《北京的星期天》电影评论
开头的字体颜色和图案都太好看了吧!我先截图保存然后把颜色加到我的调色板里了嘻嘻。到底是审美是永久循环还是说法国行业领先60多年啊。整个片子的文案可以说是一篇gre高分作文了,不过是我历史学得有问题还是导演出乎寻常地太执着于元朝/蒙古了,好像中国是从蒙古国里独立出来的一样。戴积极乐观正面的眼镜去观察不异族文化挺难得的,就算有点儿一厢情愿也还是很可爱。可我就是过不去50-70年代那个坎儿,看这个片子很难不替古人担忧觉得别美了没几天好日子了。同时也好奇经历了改朝换代的人的心理变化是什么样子的,想从片中年龄适当的人的脸上找到些历史的痕迹。另外,一开始的时候说这些戴口罩的人不是外科医生,而是为了防尘,这个情节在pandemic笼罩的情境下看还真是别有风味。
每次看西方作者拍摄关于中国的电影总会产生一系列思辨:电影是不是带着西方的偏见在看中国;电影的态度是不是居高临下;电影是不是刻意或无意地带有一些非本土的意识形态,等等。在作者的西方身份和中国的影像这对矛盾中,好像只有前者服从于后者才是正确的,否则这作者就算不是在恶意抹黑也是傲慢无知或者不自知的。可是可不可以有一种立场让我们首先认定作者必然存在的局限性,并以此为前提来更加宽容和自信的看看作者想要说些什么。我试图带着这样的态度看这部电影:虽然作者的镜头是充满好奇和(arguably)窥探的,但是镜头中的人们是从容大方自信的。这种积极自信大概比当下中国街道上人们神态的平均状态高出一些,不过或许不及任何时代的「新闻联播」中的人们的精神。至于这电影的呈现方式更适合和哪一种放在一起讨论,那我就完全不得而知了。
【2023/1/28】。Chris Marker与瓦尔达在1956年合作的一部纪录短片,明艳而丰富,还带有历史和地理距离所造成的思考空间。一方面毫不掩饰西方对东方新国度的注视,一方面也剥离了传统的东方主义目光,带着孩童般的好奇和探索欲在镜头里表现了普通北京百姓的一个星期天。我很喜欢瓦尔达撰写的讲解词在结尾时的自问:这个星期天在中国,会是一个安息日吗?
太珍贵的影像。旁白、配乐和中译都很有趣。清晨的北京城门沐浴在薄雾中,整个城市都像刚从澡堂里走出来似的。薄雾中的孩子像抱着半个苹果的松鼠;写着大字的商店像装满奶酪的木箱。一旦想象力迷失在历史长河中,就会联想到梦幻的中国,穿越到有半夜打鸣的公鸡和盯着太阳的麒麟的遥远的月球表面上。皇家的蜘蛛在紫禁城的中心区域结网,历史在午后的花园里流淌。
看到了很不一样的北京。星期天的公园里比武的病号们,练体操的少男少女们,动物院里闻歌起舞的年轻人们,北海公园里快乐地荡着秋千的孩子们,谈论着五年计划的情侣们,还见到了国庆庆典上的毛爷爷…那个时候的北京一定是充满活力、洋溢着希望的吧。世界都对她充满好奇,我们也跟着好奇的镜头看到了日常的、多样的、真实的北京。开头好可爱,色彩也好美,旁白也很好。想去北京!
从他者是视角看我们自己的历史很有意思。京剧、皮影戏、晨练、体操,部分内容仍不可避免地带着西方凝视的刺探与窥伺意味,法国母亲包裹巧克力的锡纸,西方人眼里的异世界奇观。但大部分影像保持着客观的色彩,尽力还原着一个不仅在构想中的活着的中国,一个刚从澡堂里出来的城市,成群结队的少先队员,街上叫卖的摊贩,沐浴于阳光下的星期天,一切欣欣向荣。终究还是很温情。
于我来讲味道基本不对,法国知识分子看到了遥远神秘国度在解放初期的活力和生机,却完全没有讲出我想要的东西,除了“北京的清晨像笼罩在澡堂里”“人们在颐和园汇聚,背景是灿烂的过去,眼里是对未来的展望”,谁也无法想象接踵而来的打右 派和文 革……镜头里的人们都在微笑着,透过清晨浓重的雾气(其实就是雾霾)观察着这个花花世界;而我忽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每天上学前的第一件事是先帮老祖把独轮平板车拉到街头,通常车上摆满各种瓶瓶罐罐和原料,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把握平衡,一日路过十字街头,本身是绿灯,对面政府官员的私家车抢行别倒了平板车,上面所有原料散落一地,车上的人破口大骂下来给了他一个耳光然后扬长而去,最后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把他拉起来,帮他扶正平板车……牢记黑格尔对浪漫主义的批判
全程以第一人称视点叙事,像文德斯说的那样这位导演他并不想要露脸,所以只有他的旁白叙述。非常契合影像的音乐以及旁白中那些可爱的比喻反应出来的导演个人的态度证明了这部纪录片更像是猎奇或是表现,即使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部片子像是对于北京的时代记忆或是某种文献。因此站在渴求信息者的角度来说,我想为这部影片降低一颗星,因为我没有听到那些亲切的北京人的说话声。除此之外我还非常喜欢这部影片的颜色,它修复得特别好,还有“娃尔达”奶奶“可爱”的参言又字幕。
之前读了一半斯彭德的《中国日记》,和看这部的感觉好像啊,奇观的,西方的视角,游记式的碎碎念/也有点像(约翰威尔逊的十万个怎么做)/ “安葬在哪是他们自己的事 这条通向大路的大道确是死路一条”/舞剑人的对手是病人,巧克力的包装锡纸留给中国小孩玩,摸着良心想想也觉得满足,这些体育健将至少有一人也许因为母亲的锡纸活了下来/也有些被冒犯的不适感
色彩配乐旁白一绝!还原1956年建国后老北京的活泼祥和,古典与现代交织。看着一派祥和的北京,朴素民风和街景,攘攘市集人头攒动,朝气蓬勃少先队员,街头卖艺人和京剧,清一色的蓝灰布衣,不禁在想现代化的利与弊,诚然历史的洪流就像北京大街的人潮——此时人潮汹涌,你就像一叶扁舟,不用解释或者推搡,人潮会带着你走。本片末——中国各地的人们都来到这个熟悉的公园,背景是灿烂的过去,在这条蒙古凡尔赛宫的大道上,人不禁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看着这些场景,记录他们、倾听他们,我在北京的星期天下午开始想,中国是否是世界的缩影呢?2020年的今天,看完这部片,我开始想,历史车轮滚滚,止不住地要往前,但希望一路推搡着要奔着潮流去的人们的脚印,不要埋没引以为傲的中华文化,要记得历史和文化是底气。
色彩和镜头调度非常好,艺术上不错,看到了许多想象之外的北京人民生活。但这个法国导演好像相当不熟悉中国的文化(无论古代还是社义文化),是带着对古中国的想象和追寻来拍新中国的。整个片子都是拍古建筑下的新人民(在我看来是刻意回避了“现代化”的新建筑,满足对中国的某种想象),片头的中文字就不太对劲,而后贯穿整个纪录片的历史解说也颇离谱(也足可见元朝、马可波罗的深重影响)。不是太喜欢配乐,感觉有点不搭。
北京早晨的薄雾像刚从洗澡间出来,那时的我们摆脱了旧的枷锁,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我们土地上的色彩变得缤纷而美丽,大家一起在星期天相聚,“最后我们来到颐和园结束这个星期天,少先队员已经占据中心小岛,他们的歌声和笑语就像划过静寂的鸟鸣,中国各地的人们来到了这个熟悉的公园,背景是灿烂的过去,在这条蒙古凡尔赛宫的大道上,人们不禁会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看着这些场景,纪录他们,倾听他们,我在北京的星期天下午开始想,中国是否是世界的缩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