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评分:7.8
导演:王小帅
编剧:唐大年 / 徐小明 / 焦雄屏 / 王小帅
主演:崔林 / 李滨 / 周迅 / 高圆圆 等
类型:剧情
片长:113分钟
地区:中国大陆 / 中国台湾 / 法国
语言:汉语普通话
别名:17岁的单车 / 自行车 / 北京自行车 / Beijing Bicycle
上映时间:2001-02-17(柏林电影节)
IMDb:tt0276501
《十七岁的单车》电影简介
十七岁的农村少年阿贵(崔林)在北京找到一份送快递的工作,因为得到许诺,当他赚到六百块时可以拥有公司暂借他用的银色变速越野车,他每日工作都很勤恳,可是就在梦想即将成真时,单车丢了,阿贵陷入绝望。
小坚(李滨)是和阿贵同岁的北京少年,但因家庭的贫困,他在维系骄傲时又常自卑。 父亲屡次三番将许下他一辆单车的承诺食言后,小坚为在同伴面前挣面子和泡马子(高园园),从家里偷来钱买了一辆二手车,不想此车正是阿贵所丢。阿贵发现他赖以生存的单车被小坚“盗”去后,开始不计代价拼命讨回,两个少年为守护自己的简单梦想发生争斗。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王小帅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评审团大奖王小帅 第38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十七岁的单车》演员表
崔林 Lin Cui 演员 Actor (饰 小贵) 代表作:女人不坏 / 十七岁的单车 / 魔幻手机
李滨 Bin Li 演员 Actor (饰 小坚) 代表作:蓝宇 / 底线 / 十七岁的单车
周迅 Xun Zhou 演员 Actress (饰 红琴) 代表作:无名 / 风声 / 涉过愤怒的海
高圆圆 Yuanyuan Gao 演员 Actress (饰 潇潇) 代表作:宝贝计划 / 搜索 / 单身男女
李梦男 Mengnan Li 演员 Actor (饰 秋生) 代表作:嘉年华 / 十七岁的单车 / 理想照耀中国
赵毅维 Yiwei Zhao 演员 Actor (饰 小坚父) 代表作:孔雀 / 十七岁的单车 / 红高粱
李爽 Shuang Li 演员 Actor (饰 大欢) 代表作:繁花 / 蓝宇 / 十七岁的单车
汪妍 Yan Wang 演员 Actor/Actress (饰 潇潇同学)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张蕾 Lei Zhang 演员 Actor/Actress (饰 潇潇同学)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常佳茵 Jiayin Chang 演员 Actress (饰 潇潇同学)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 陈景润 / 强渡嘉陵江
庞燕 Yan Pang 演员 Actress (饰 小坚母)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 过把瘾
周芳菲 Fangfei Zhou 演员 Actress (饰 蓉蓉)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谢荐 Jian Xie 演员 Actor (饰 快递公司经理) 代表作:蓝宇 / 十七岁的单车 / 左右
马玉红 Yuhong Ma 演员 Actress (饰 会计)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 康熙微服私访记4 / 我这一辈子
李坚 Jian Li 演员 Actor (饰 小坚同学)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张扬 Yang Zhang 演员 Actor (饰 小坚同学)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王育忠 Yuzhong Wang 演员 Actor (饰 小坚同学)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惠维 Wei Hui 演员 Actor (饰 小坚同学)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纪华 Hua Ji 演员 Actor (饰 骑车人)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张宇 Yu Zhang 演员 Actor (饰 骑车人)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任厚刚 Hougang Ren 演员 Actor (饰 骑车人) 代表作:十七岁的单车
李爽 Shuang Li 演员 Actor (饰 大欢) 代表作:西游伏妖篇 / 十七岁的单车 / 九州·海上牧云记
《十七岁的单车》电影评论
108分钟版本,找到的资源带着一股浓烈的时代滤镜,几乎一搭眼就能看出90年代末新千年初的时代痕迹。比较典型的浪潮电影,崔林、李滨、高圆圆、包括片子里存在意义尚不明确的工具人周迅,都是这个时期频繁发掘现实主义新思路的所谓六代们中意的演员。王小帅的片子不像娄烨那么在云端,有在努力营造一种悲怆现实感跟逆流向前的卑微小人物的努力;但这一部原创性一般,有很明显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跟日本浪潮电影的影子,剧本也是很多成熟文本拿过来杂糅出来的转基因产品。六代们把去中心化、关注边缘群体作为自己在这一时期的职业操守,但跟这几位导演合作密切的男演员们:贾宏声没了,崔林跟李滨现在基本只能在劣质电视剧露脸糊口;几位跟着导演挖掘边缘群体生存环境的男演员自己最终也被“边缘化”,荒诞性戏剧性兼具,引人唏嘘
奔着爱情故事的期待去的,结果打动我的是崔林饰演的阿贵,在大城市里面对社会规则小心翼翼艰难求生、却又四处碰壁反复挨打的无助感,像极了18岁初到上海的我,可他甚至都没有一张单独的海报。/ 对北京老胡同环境和正在变化中的都市的描摹太生动了,几组街上的纪实空镜真的是烙印着时代的划痕(那个扶着自行车上的冰箱但还是摔倒了的镜头不禁让我想起了台风天里试图阻止卡车摔倒的那位父亲)/不得不说,有高圆圆这样的女同学,谁会不心动呢
第六代导演非常重视个人色彩的表现,王小帅的这部作品就是其中代表之一。以一辆单车的丢失为主线,悲剧色彩的营造非常巧妙,全程只牵涉到了丢车人和买车人,而没有出现真正应该被讨伐的偷车人。送快递的部分铺垫了很多,误认取件人的部分有点牵强,前台连人名也不问就放一个身穿工作制服的快递员进洗浴中心这个细节就太假了,最终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让丢车看起来较合情理。暴力冲突元素非常多,展现的是不同于其他电影中那个年代的北京城,职高学生们自认为高打工仔一等的心理也不过是群体意识的兽性表现和依附于社会认同的错觉。王小帅表现的暴力没有美学,只想让人攥紧拳头教训那些欺负弱小的施暴者。周迅扮演的家庭保姆与主线的关系太分裂,只能说是对于男主等人这些人物角色的展现起到辅助——仰慕优雅,害怕靠近,知道身份后又后悔没有接近……
、底层城市人、假扮城市人,都在追逐那种幻想中时髦、体面、上流、有尊严的的城市人身份,男的追单车女的追衣服,到最后发现都是追逐失败的假象。原来王小帅已经拍过城市疾病,虽然时代略早,阶层略下沉,其实内在肌理跟寄生、冷酷祭典这些剖析中产病城市病现代病的社会分析派电影是如出一辙的。但本片剧本太单薄,切口小,剧情容量小,社会面少,犯罪动机弱,是阻碍佳片的弱项,也正因为如此,长镜头常有电视剧般的冗长平庸感。周迅和高圆圆都是纯可有可无工具人。周迅竟然还上过王小帅的戏,还是当工具人。周迅真是大导缘最差的大花,明明有大花中最好的演技,却始终没有跟王小帅张艺谋娄烨这些大导作为女主正经合作的机会(哪怕是在咖位上来之后也只有个陈可辛),作品厚度奇差无比。
74/王小帅此片的电影风格像一个大拼盘,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做派,很经典的自行车的意象以及人物的困境;因女孩发生的帮派间斗殴则是《牯岭街少年杀人案》的处理;在镜头上,人物离开镜头停留的做法,小津的处理方式,王小帅也做了趣味性的处理,省去了不必要的跟随镜头;配乐的葫芦丝怎么让我跳转到《那山那人那狗》。通过贯穿到底的自行车,我们看到啦来自城市和农村少年不同的命运,张狂与呆板,但却共同执拗共同残酷,阿贵的失落与迷茫像是城市对这个农村少年的歧视与驱逐,小坚的不幸则源于家庭和爱情,这是十分城市的母题。王小帅在悬念的铺设和埋藏,系扣解扣的节奏上处理的很好,还是得益于省略以及镜头的关联。周迅的小保姆很有意思,但周迅身上的气质放在农村这个设定上有些牵强,还是娄烨更懂周迅,高圆圆太女神了!
再也拍不出第二部!快递员是新时代的骆驼祥子,要注意形象,贴满一整面墙的北京地图要牢记于心。01年的北京熟悉又陌生,历史定格在电影这一刻。小贵因为工作在旋转门里迷了路,进了第一次澡堂,还去了厕所放音乐的饭店。红琴在公寓里一分钟换一套衣服,要是知道她只是个农村来的保姆,秋生早就出手。小坚为了自行车和女人耗尽心思,在雨中围着潇潇绕圈令人心软。话说这男孩跑得比自行车还快,不加入国家队实属可惜。平时上课又没机会骑车,不如白天给小贵用,自己周末再尽情玩。哦还有,小贵住哪啊?一直没钱房租是怎么付的?
很久很久没看的单车 妈妈每次得推荐 暑假看看吧/ 年轻男性肉眼可见的自尊心,因为年代的关系,拥有自行车好似我们现在拥有一辆轿车。尤其是好车,完全是一种身份的代表,直接关系到最直接的人际关系网络。并不觉得电影里人物刻画细致,高圆圆的角色完全是男性认知里的白月光,没了车子跟别人跑了。殊不知是死撑着面子的卑微自尊被看穿,图穷匕见了。几个阶级的对立,农村人和城市人,代表着阿贵从农村到城市的怯懦感。城市中经济实力的差距,能买起自行车的孩子和小坚,最后小坚放弃了自行车,是看清了无论自己是否拥有自行车,都和潇潇会不会回来没有关系了。当然年轻人是冲动的,不顾一切的拿着砖头砸向情敌,再不顾一切的奔跑,十七岁的少年,十七岁的单车,充满崩溃和冲劲的十七岁。
算是国产电影中为数不多的优秀青春片之一了,崔林和李滨的演技都没得挑,也很符合这两个角色,一个老实倔强的民工快递员,一个叛逆不羁的底层家庭高中生,因为一辆自行车交织在一起。王小帅早期是很有想法的,但在这部片子里,多线并进同时又想表达很多,可最后差了那么点意思。不过王小帅选角的眼光一直很独特,高圆圆出场太惊艳,非常符合校园女神的气质,周迅虽没有一句台词,但简短的几幕已经将神秘营造出来,以至于最后有个小反转。看到李滨想起了陆小千,看到崔林想起了《我的兄弟姐妹》,这是两位好演员,可惜在现在内地的演艺市场上竟然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一辆单车将两个十七岁的少年联系在了一起,对小贵来说,这是他作为异乡人留在北京的必需品,而对于学生小坚来说,这是他与外界社交的通行证。导演偏爱用长镜头远景,有一种距离感,也多用特写镜头,突出细节,形成了非常强的压迫感。开片多个特写镜头将观众代入剧情,北京腔与方言口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经济发展下外来人到城市打拼、生存的渴望。导演对于背景音乐的使用也有独特的见解,众人在追小贵和小坚时,背景音乐带有鼓点节奏,营造了紧张的氛围。在人物遭遇事故时,镜头多为固定静止的长镜头,冷静克制,也表达出人的冷漠与城市的冷漠。影片里的高跟鞋也值得玩味,这是虚荣的象征,体现在了周迅饰演的红琴身上。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种失落怅惘的感觉,青春也许就是这样得过去了。
有人说理想,我并不觉得这部电影提到了那样奇妙的东西,它所表现的,大抵是无所谓是谁的帝都青年群像。没有理想,有的只是一份遥不可及的对“城里人”富足生活的想象,在那幻境甚至不敢出现在梦中时,十七岁的他们便也不再去无暇仰望那鲜亮的落地窗。而后来我们也知道,那亮丽之后,或许也是另一种生活的幻想。电影的镜头语言可谓是细致的,配合音乐以及常见的框架镜头,连结、承载起来的两位七七岁少年的生活、爱情的,是一台美立达山地车,是芜杂的物质生活中少数的亮光。镜头之内,尽然是少年的迷惘。1h30min后的转折稍有些强行,但或许停在两位主角无所谓地互相自我介绍,又没有最后将少年迷茫的内心中积累的张力,以暴力形式表达出来的那种直观与击打到观众痛点的共情。私以为这是极为优秀的电影。
很明显有《偷自行车的人》和《小鞋子》两部电影的影子,但是讲的是很中国本土化的故事,作为自行车大国的中国那个年代确实有很多年轻人有自行车情结,有了自行车人生都有指望了。两个主角把不同背景两个人从冲突到体谅到和解演的很真实,首先长得就很符合普通青少年的样子,郁郁不得志的精神状态,小坚和父亲吵的那一架和小贵抱着车喊的那一幕真是演技炸裂,相对而言女性角色只是符号的存在,没有什么演技发挥的地方(不过周迅演的角色是个小保姆这个剧情反转真是没想到)。另外配乐是真的好,听出了《那山、那人、那狗》的味道?
前面三分之一让人看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后面三分之二才开始显现出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觉。视角犀利如尖刀,狠狠的刺痛那些表面和谐的一面。秋菊或许只是一个梦想,现实生活中对于轴的人,大伙儿只会采取更轴的手段解决。经常听哥们儿说“车和媳妇不外借”,本片中的车完全和女人画上了等号,都是稀缺资源之一,为了生存的稀缺资源,能力不够的男同胞们不得不用暴力来做最后一搏。那个开小卖部的老板说“早知道她也是农村来的我就…(采取暴力)”这句话点明了本片的主题,农村与城市的隔阂就在这句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