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Lights
(1931)
评分:9.3
导演:查理·卓别林
编剧:查理·卓别林 / Harry Clive / 哈里·克罗克
主演:查理·卓别林 / 弗吉尼亚·切瑞尔 / 佛罗伦斯·李 / 亨利·伯格曼 等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片长:87 分钟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别名:City Lights: A Comedy Romance in Pantomime / Lichter der Großstadt
上映时间:1931-01-30(洛杉矶首映)
IMDb:tt0021749
《城市之光》演员表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演员 Actor 代表作:摩登时代 / 城市之光 / 大独裁者
弗吉尼亚·切瑞尔 Virginia Cherrill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城市之光 / 卓别林秘史 / 小子
佛罗伦斯·李 Florence Lee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城市之光 / 艾诺克·雅顿 / Won by a Fish
亨利·伯格曼 Henry Bergman 演员 Actor 代表作:摩登时代 / 城市之光 / 淘金记
珍·哈露 Jean Harlow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城市之光 / 国民公敌 / 假戏真做
哈里·克罗克 Harry Crocker 演员 Actor 代表作:城市之光 / 马戏团 / 潇洒拳王
阿尔·欧内斯特·加西亚 Al Ernest Garcia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摩登时代 / 城市之光 / 淘金记
汉克·曼 Hank Mann 演员 Actor 代表作:摩登时代 / 城市之光 / 马耳他之鹰
哈利·迈耶斯 Harry Myers 演员 Actor 代表作:城市之光 / 汤姆历险记 / 勇气
约翰兰德 John Rand 演员 Actor 代表作:摩登时代 / 城市之光 / 淘金记
罗伯特·帕里什 Robert Parrish 演员 Actor 代表作:城市之光 / 西线无战事 / 日出
罗伯特·格雷夫斯 Robert Graves 演员 Actor 代表作:城市之光 / 死神的呼唤 / 我,克劳迪乌斯
艾伯特·奥斯汀 Albert Austin 演员 Actor 代表作:城市之光 / 淘金记 / 寻子遇仙记
《城市之光》电影评论
第一次品味查理·卓别林大师的电影,穿梭于30年代的黑白默片之中,原来喜剧不需要刻意的逗观众笑,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带来的嘴角上扬也许更加舒畅。这部在喜剧背景下的爱情片,讲述了“小男人”的故事,一见钟情的爱,不顾一切的爱,让人动容。虽然影片在两个含情脉脉的相认中结束,貌似缺少了一个拥抱或是亲吻的高潮,但是这样的留白,才让这份爱有了思考的空间。如果你心中的英雄,并不是脚踏祥云的齐天大圣,而只是一只一事无成的臭猴子,你是否愿意一生守候着他呢(原来伟大的喜剧电影都有相似之处啊)
(.16 资料馆)这部电影结束的点真的好温柔:细想一下,如果再往下拍,拍俩人在一起,或许会觉得失真。拍俩人不在一起,又显得格外悲伤,在这种相遇的高潮时刻,让故事戛然而止,显得精致又恰当好处。这部电影的讽刺也不少:夜夜笙歌、转眼就变脸的资本主义;路边卖花来维持生活的盲女;地位低人一等的流浪汉和高人一等的资产阶级…里面的跳河戏和拳击戏现在看来也是依旧无比精彩,看的时候观众们都好开心!(ps:阿基的电影好像卓别林的,咋样都好看,而且都是那种带着悲伤色彩的小甜片,真的很难不喜欢。)
穿着礼服戴着礼貌的古怪流浪汉,在因缘际会之下救了一个穷困失明女的故事。整部电影由种种巧合构成,尤其是醉了就会称兄道弟、醒了就不认人的富翁,他的存在让流浪汉享受了一小会儿富人的生活,更让他有机会得到改变喜欢的对象的生活的金钱。城市之光,也许指的就是贫富悬殊、潦倒无趣的城市里那善良的光,也许还有爱情的光。一些反复的笑点就像音乐的旋律一样,最后几分钟突然的无声也很棒。即便是声光影的作品,离开了声色,也能传情达意;就像眼睛看不到的用心才能感受、用触摸才能体会。
这一步比《摩登时代》更好,“好”用来修饰一部优秀的电影是很笼统的,两部的共同特点都是卓别林扮演的事业小人物,善良乐观,幽默滑稽。作为无声喜剧大师演员的卓别林,那时的幽默电影里的滑稽今天看起来多少有些幼稚,不能说引人发笑,那些笑点甚至让人觉得尴尬。两部同样的女主也是劳苦大众,摩登时代的女主是流浪汉,城市之光的女主是盲人,同样的结局是男女主角都在一起了、大圆满。城市之光最后的女孩眼睛治好以后再遇到穷困潦倒,衣衫褴褛刚出狱的卓别林,如果换成今天,现实生活中女孩很大一部分可能不会再选择卓,电影始终是电影,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人感动。
作为一个业余影迷,看完小罗伯特唐尼的《卓别林》之后才鼓起勇气看看90年前的“老掉牙”的电影,其实我内心是无比自责且深感耻辱的,看完之后我有两点感触,第一,之前在各路视频中看到的卓别林都是很简短的镜头,且无一例外全是“小丑”般的喜剧形象,现在我觉得不是,卓别林绝对是一个很严肃的电影人,而且他对喜剧的理解甚至比现在的电影人要强。第二,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百余年各路大神的努力,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当看到这些”地基“的时候,才能理解什么叫底蕴,才能理解为什么电影这个行业想弯道超车这么难。
屌丝遇上盲女的凄惨爱情故事,这个题材后世已经翻拍到了烂俗的地步,却没想到还能为之感动。其实本片无论从剧情张力还是从动作编排都不能算完美,本来是底层人民抱团取暖的浪漫故事,却让富商醉酒认人醒酒赶人占据了大量的戏份,或许是想由此揭发资本家的虚伪感情,但也弱化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真实感情。好在结尾拉回到了爱情主线,这也是整部电影最为催泪的一段,女主触摸到了男主的那一刻,同样也触到了观众的心。
我还是很喜欢齐泽克解读的城市之光,没人能胜过他了,城市里的流浪汉作为一种信的中介,成为城市的一个黑斑,(白斑),无法被看见的斑点。而他又正是城市之光。卓别林在没有电影考虑到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就用了电影的形式(当初仍旧是一种梦幻和娱乐的形式)。即使这么生动,他的忧郁和温柔却时时刻刻都要溢出来。一个愚蠢的最后的古典绅士。他确实是创作上的天才大师啊,能把早期限于技术只能黑白的电影拍得在我回忆里都像彩色那么生动感人,对比起现在的故意拍成黑白的电影,反而没那么动人了。以及原来真的爱一个人就会愿意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用尽身上所有的钱去代替她还钱,去让她治病。还有更质朴的爱情吗,为什么到消费主义的现在就全变味了啊。
第一部默片,真巧,今年是90周年。对资本主义的讽刺,早在90年前就在资本主义内部兴起了,而且是以这么喜闻乐见的形式。开着劳斯莱斯减烟头吸的设定真是绝了。在默片时代,能把如此简单的故事展现的这么丰富且妙趣横生的,真是表演的大师了。我甚至一度怀疑,成龙大哥的功夫喜剧的肢体语言,有多少是承袭自卓别林。我试图思考这城市之光的定义,困顿现实中的浪漫主义和乐观精神,恐怕就是这物欲横流时代的城市之光了。
流浪汉带给了卖花女光明,社会不曾给予他光,他却能在那阴暗角落放射出无限崇高的城市之光。爱这么简单,一见钟情是否并不像现代社会形容的那般庸俗;爱这么伟大,帮助所爱之人能重过社会道德;爱这么渺小,给予爱人如此大恩惠后竟可以不求回报到躲开复明的她。城市之光是人的善,我想也许City Lights此处用复数是因为卓别林对人性充满信念,他能发现善,更能创造善。寻子遇仙记里的无私,摩登时代里的憧憬,城市之光里的奉献。卓别林的伟大是可以穿越时空的,他是天使,在这个阴霾的时代里他给大家,至少是给我,重新种下了善的种子。
跨越时代的经典。用非常原始的技术刻画了朴素美好的人类心灵。纸醉金迷的时代人们心不在焉,总在东张西望,不顾美酒撒进裤裆,雪茄进了他人嘴。富人一醉便与穷人称兄道弟,一旦清醒便翻脸不认人。也是这样的时代,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劝说自寻短见的富人去听明日的鸟叫,为让卖花的盲女看见城市之光铤而走险,自己却失去自由。城市之光,对于一些人来说真是奢侈。笑了那么多幕却在最后一幕突然动情,每个喜剧都有一个悲剧内核,此刻再次感受到这句话的含义。
简单的小故事,却因为精心的编排和卓别林的出彩表演放到今天看也不过时,爱让人盲目,爱也让人重获新生,最后一幕无愧是电影史上的经典镜头,和富豪的忽冷忽热际遇是对阶层的讽刺,也是对命运捉弄的调侃,茫茫城市里,总是如此这般的故事更多一些,但还是要相信,有人会为爱痴狂,有人会用自身,化作他人的一道微光,劈开石头森林的层层阴霾。当然,不止内核,镜头和调度也是极好,派对和拳击两场颇见水平。
城市之光,其实夏尔洛这样的乞丐才是城市之光。他或许粗鄙、或许不讲礼数、或许老闯祸,但是他善良、豁达、无私奉献,他永远用一颗炽热之心对待着所有人。纵使富豪,只有在醉酒伤心的时候认他当朋友,但是他从不记恨他。即便盲女眼睛好了,他也只是祝福她,不求回报,因此没有主动说出来,而是等盲女发现一切。其实我觉得全片最可怜的人是富豪,他只有钱,心中无比空虚寂寞,上天赐于他一个最完美的朋友,他却嫌弃他的身份而置之不理。“真是讽刺,盲人心存光明,穷人拥有富人没有的爱情,善良之人锒铛入狱,恶徒却逍遥法外,富人随意漏出来的财富都是穷人用生命也换不来的东西,富人在清醒时永远不会与穷人为伍,人在糊涂时才会有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