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评分:8.2
导演:张艺谋
编剧:鲍十
主演:章子怡 / 郑昊 / 孙红雷 / 李滨 等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89分钟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别名:The Road Home / My Father and Mother
上映时间:1999-10-16(中国大陆)
IMDb:tt0235060
《我的父亲母亲》演员表
章子怡 Ziyi Zhang 演员 Actress (饰 招娣 / 母亲) 代表作:无问西东 / 一代宗师 / 卧虎藏龙
郑昊 Hao Zheng 演员 Actor (饰 骆长余 / 父亲) 代表作:觉醒年代 / 我的父亲母亲 / 心术
孙红雷 Honglei Sun 演员 Actor (饰 “我”) 代表作:一出好戏 / 扫黑风暴 / 全民目击
李滨 Bin Li 演员 Actress (饰 姥姥) 代表作:甲方乙方 / 面纱 / 我的父亲母亲
嵇波 Bo Ji 演员 Actor (饰 青年夏木匠) 代表作:百鸟朝凤 / 黄金时代 / 我的父亲母亲
宋运成 Yuncheng Song 演员 Actor (饰 青年村长) 代表作:妖猫传 / 我的父亲母亲 / 舞乐传奇
张钟熙 Zhongxi Zhang 演员 Actor (饰 锔碗老人) 代表作:我的父亲母亲 / 李冰 / 响马县长
赵梓源 Ziyuan Zhao 演员 Actress (饰 梅朵) 代表作:我的父亲母亲 / 我不能恋爱的女朋友 / 爱你的人
赵颖 Ying Zhao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我的父亲母亲 / 一路等候
《我的父亲母亲》电影评论
栓子父亲病故,从外地赶回三合屯家里,年迈的母亲执意要将父亲的尸体从县医院抬回来,可村中劳力流失,长途抬棺难点重重。栓子看到父母合影,回想起父母亲相识的一段往事。五八年父亲来到这里支教,建起学校,母亲被这位年轻的先生所吸引,每天都到校外听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而父亲也被当年的村花所吸引,二人很快情投意合,就在这时,父亲被打成右派调回县城,母亲苦等不归,急火攻心病倒在风雪里。父亲得知,偷偷跑回与母亲相见,因此又将右派的帽子多戴了好几年。摘帽后父亲回到村里,在哪所学校里,一待就是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而两个人的爱情也历久弥新,直到死神将他们分开。国师的画面牛逼服化道精致,章子怡美得很,再十八年她就到了剧中母亲的年龄,电影世界很奇妙,我们可以看见角色的一生演员的一生,以及自己的一生,在光影中转瞬即逝
导演用一长串的省略号,替代了“母亲”放学路上的等待和寻找发卡的那些早出晚归,却在电影前后,用很长的篇幅描述了老年“母亲”对父亲的情感。思念绵长。当“我”站在“父亲”站了一辈子的那个破旧的讲台,“母亲”闻着读书声而来,穿过家门到学校的无数次走过的路,踏过河沟的那座木桥,那一刻“母亲”年轻、彩色模样的脸庞穿过木栅栏,和围着头巾、满脸皱纹的“母亲”合为一体。仿佛这几十年的光阴只是一瞬间,唯有“父亲母亲”的爱情历久弥新。那一刻,潸然泪下。
绝对理想化的爱情,如果不是因为绝无仅有又怎么会让人数度落泪,太羡慕了,那条山野之间的小路,是父母坚守的经过,那做破旧不堪的学校,是父母情感的见证,那些抬棺分文不取的人们都在父母曾经的经过之中,扶起他们曾经的信仰,那密密麻麻的人群和为他们照明的车灯,就是父亲的一生,全篇以母亲的视角出发,有父亲的在时候,世界是彩色的,是绚丽的,是宽阔无垠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对于母亲,一切都成了念想,自我封闭,母亲一味的付出在如今看来那么可笑,可父亲热烈的回应,却让局外人都成了傻子,母亲曾经的脚步和年老时的步伐都是那么相似,信仰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依然坚守在那里,而如今的我们,好像没有了什么信仰,悲哀…
全片以儿子的第一人称视角,从父亲逝世一事引入,回忆性地讲述了父亲母亲相识、相爱的过程。用村子前一条普通的路作线索,串起了整部影片。摄影画面色彩上,低饱和度的黑白画面来叙述父亲去世后的故事时段,体现一种冰冷感和沧桑感。母亲招娣身上的红棉袄、红围巾,在送饺子、找发卡、等待先生等多组镜头中,以油画一般四季变化的自然环境作背景,招娣的奔跑就像是一抹跃动的红,将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与美丽展示。科班专业编剧鲍十的剧本,为故事添光加彩,以简单的剧情撑起复杂的情感,用简练的叙事穿插细腻的情节。
这应该是张艺谋真正具有自己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获得了第五十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该片根据鲍十的小说《纪念》改编,讲述了母亲招娣与父亲骆长余相知、相爱、分离,最终相守一生的故事。影片里的色彩格调可谓一绝,每张画面都像一幅油画。那个年代的爱情单纯又美好,淳朴善良天真痴情的母亲与父亲横跨了四十年的深厚感情,让人难以忘怀。年轻的章子怡将懵懂的女主演活了,那个身裹小红袄在山野间自由奔跑的身影太美了,还有三宝的音乐如泣如诉,更是升华了整部电影。那个年代的电影和感情一样,真挚、纯朴、美好,很久没有看这样简单而又感动人的故事了,喜欢这个电影,只为那份感动。另外那个时候的章子怡是真美真年轻!
78/这时候的章子怡从眼睛里可以看得到那股清澈、水灵。创新地用低饱和度的黑白色调来叙述现在,用高饱和度的彩色色调叙述曾经。黑白影片同样也是母亲心境的写实,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此次影片中的农村不再像老谋子之前镜头下的农村,总觉得有种日本《远山的呼喊》中自然清新的感觉。无论是白雪皑皑还是随风飘扬的麦穗,色彩和构图都呈现出自然又华美的味道。同时还兼带着对织布,搪瓷碗传统手工记忆的追溯。母亲在路口等父亲时的运镜、叠化处理加上煽情的音乐,用质朴且极少的人物对话完成了对一个淳朴美好的爱情的叙述。主题乐对电影的叙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作用与《红高粱》中的叙述者相差无异,这时候的孙红雷有些傻傻呆呆,在角色设定上,“我”应该同父亲某些气质相当,可以更深化传承延续的味道。
#Berlinale00# 与吉尔·雅各布公开决裂后张艺谋携本片与《一个都不能少》分别前往柏林与威尼斯,最终《一个》斩获金狮奖,本片则收获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那一届的金熊奖是PTA《木兰花》)。私以为是张创作生涯中期较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其对于谋式新现实主义手法与文革叙事的一次结合实验,以及利用“追忆往昔”包装“控诉时代”的初次尝试;而其后来部分大成本制作(如《英雄》《十面埋伏》)中的影像驱动型创作思路也由此发轫。除了较明显的对于失落的纯真(爱情的纯粹;亲情的可贵;村民的朴实;人性的美好)与被摧毁的传统(织布;锔瓷;糊窗;剪纸;抬棺)的怀念,还暗含了对于启蒙/教育的呼唤(Anti-Rightist与文革的时代背景,反复出现的“念书”动作以及“学校”场所),而这层隐喻一直延续至《满江红》(反复出现的“吟诵”动作)。
画面构图一绝,每一帧都想截图,女主角眼神戏太好了,特别在村口期盼着先生回来的时候,炙热的眼神足以和寒冬里纷飞的大雪对抗,招娣和先生在放学路上四目相对时的那一幕拍的太好了,真挚热烈又带着羞涩,最令人动容的是青花碗摔坏后,外祖母请人来补碗,还给补碗来了个长镜头,由此可见母亲对父亲的爱之深沉,因为这是父亲曾用过的碗,虽然父亲离开了三里屯,但毕竟睹物思人。第二动容之处就是,当母亲追赶父亲离开的车时一路狂奔但未果,一刹那间发现父亲赠送给母亲的发卡不见了,由此可见母亲对父亲送的礼物是如此的珍惜。
故事只想给三星,阐述的角度还是老套的男性视角,依旧痴迷于塑造掺杂着男性意淫的清纯女主角(看了满江红之后就觉得张艺谋在叙事角度和女性角色塑造上真是二十多年无一点进步)。但确实有一些闪光点让我不想只给三颗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章子怡对农村少女这个角色的演绎,单纯拙朴得没有一丝表演的痕迹。她在田野间的几段奔跑的镜头是如此美丽,在配乐帮助下竟展现出像诗篇般的壮丽,那一段所展现的蓬勃的生命力让原本单薄的人物变得实在,变得像从背景里那金灿灿的大地中长出来的一般鲜活,这一段所展现出来的报朴含真的感觉,比任何老练成熟的镜头语言都具有感染力。
很感动。很淳朴,很执着,很简单的故事,很美,一开始嫌弃母亲固执的儿子最后被母亲打动了,完成了父亲的心愿。大风雪去糊窗子,又不是她上课。在教室里坐了一夜,最后对着空教室和父亲说话。真的哭了。很长,很大的景,黄土地的红棉袄,红棉袄配绿皮筋,在山坡上跟着骆先生的车一直跑一直跑,那么执着啊。而且村长和老母亲也演得这么真实啊,对话简直是纪录片。一生浓缩在一部片子里啊,仿佛父亲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没有多少,人生多么短暂啊。
一条乡村路,一只青瓷碗,一件红棉袄,一个红发卡,一间教室里的读书声,再加上数不清的守望与奔跑,这是母亲的全部青春。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有大把时间用来守望,看不见外面的世界,那就多看看外面来的人。结果这一看就意乱情迷,再也挪不开眼。呈现当下的视野全部黑白,描述过去的影像浓艳美丽,这是人物心境的视觉基调,在那段闪亮的日子里,招娣怎么跑都不会累,等多久也不觉得苦。乡村少女的一见钟情故事,铺天盖地的金色映衬着一抹红,一如招娣热烈的爱情。和张艺谋早期作品对比便知道创作态度和心境的巨大转变,对色彩的追求一如既往,但对时代的描绘越发柔软,后来的《山楂树之恋》也是如此。其实故事很单薄,简单来说就是跑来跑去,等来等去,看来看去,但是却能让观众沉浸,离不开章子怡的灵气。当我望着她的眼神,读懂了什么叫做顾盼生辉。
这在当年肯定是好片子,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先看了其他片子的对比,这部就显得不太完美了,招娣十八岁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到老了却口音浓重的不知哪里的方言,很不合逻辑(听其他演员大多是东北话,而都是土生土长一个屯的人,口音却不一样)。一个半小时的剧情,配乐真的太重复了……招娣穿粉色棉袄和骆先生有两场在她家说话的戏感觉有点不生活化(让人感觉这不应该是国际章的水平啊,这和她后来的电影中的水平差多了啊,不明白为啥大家都说这部中演技最好?)骆先生的学生们抬棺那场戏和骆先生在三合屯教一辈子书的剧情比他父亲母亲的爱情更令人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