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st in Translation
(2003)
评分:7.7
导演:索菲亚·科波拉
编剧:索菲亚·科波拉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 / 比尔·默瑞 / 吉奥瓦尼·瑞比西 / 竹下明子 等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102 分钟
地区:美国 / 日本
语言:英语 / 日语 / 德语 / 法语
别名:爱情,不用翻译(台) / 迷语东京
上映时间:2003-08-29(特柳赖德电影节)
IMDb:tt0335266
《迷失东京》演员表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 致命魔术 /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
比尔·默瑞 Bill Murray 演员 Actor 代表作:布达佩斯大饭店 / 奇幻森林 / 犬之岛
吉奥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 演员 Actor 代表作:阿凡达 / 拯救大兵瑞恩 / 泰迪熊
竹下明子 Akiko Takeshita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色,戒 / 迷失东京 / 审判员制度SP
安娜·法瑞丝 Anna Faris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断背山 / 迷失东京 / 独裁者
凯瑟琳·兰伯特 Catherine Lambert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迷失东京
野村训市 Kunichi Nomura 演员 Actor 代表作:布达佩斯大饭店 / 犬之岛 / 迷失东京
桃生亚希子 Akiko Monou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迷失东京 / 天堂之门 / 小双侠
利川裕美 Hiromi Toshikawa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迷失东京
藤原浩 Hiroshi Fujiwara 演员 Actor 代表作:迷失东京
南西·斯坦纳 Nancy Steiner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阳光小美女 / 迷失东京 / 可爱的骨头
《迷失东京》电影评论
《迷失东京》很久没有这么喜欢过一部爱情片,导演抓准了东京这座城市的神韵,人们夸张地笑,貌似热情地客套,光怪陆离,嘈杂又孤独,一部现代片却让我看到了西方赛博朋克的影子。十九岁的约翰逊真的青涩又美丽,配上疲惫而超脱的中年大叔,奇妙的荷尔蒙。但其实我不觉得他们之间是爱情,或者说是泰坦尼克号式的爱情,他们之间的朦胧情愫更像是东京孤独人潮中两个无线电刚好对上号,婚姻与人生,每个人都逃不过寂寞,但每个人都得回归,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生活在别处。最后,Lost in translation这个名字别有深意,迷失东京的翻译就落俗了。
中年危机碰上迷途女青年,在异国寂寞的相互慰藉里发生的那点儿悸动,扔大雪山里就是韩国那部男与女,不过东京确实也是钢筋水泥流光溢彩的大雪山。用走马观花式的日本风情渲染出一种小资情调,索菲亚科波拉这是在拍她自己朴实又富裕的生活,旅行聚会喝酒蹦迪,今天试试写作明天试试摄影,烦恼是在身边的一众天才里我好平庸,迷惘了就去另一个国家的街头散散心发发疯和老帅哥暧昧一下,当一切都那么容易得到的时候,也就少了很多戏剧性的时刻,所以作为观众除了看看二代的生活就是这样快乐又空虚以外,也确实没什么可共鸣的了。以及不知道怎么拍好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瞎拍,所以镜头语言处理的永远在常规和随便之间摇摆
杰作。这是一部关于孤独与距离感的影片。但凡你曾出差去外地逗留几天,独自一人在那陌生的街道上徘徊,就都能对这穿透一切语言障碍的情绪感同身受。我有次去杭州就独自骑车四处逛,感觉在那一刻自己远离了尘嚣纷扰,什么都变得无所谓了,而那一天过后,依然还是要乘车归返,回到自己的日程上。想必《吹响!上低音号》的两位主角在登山时也是抱持着同样的想法吧,我不知道这动画山田尚子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制作,如果的确有她的因素在的话,只能说她显然从本片学到了精华。
孤独的时候,看世界会比较清楚。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犹如影片中的两个孤寂灵魂之间的碰撞,一个好莱坞过气的中年危机男人,一个刚进入婚姻的年轻女人,两本难念的经,因缘际会,相识相知,虽然灵魂开始契合,却也只是发乎情止乎礼。喜欢是拥有,爱却是想要触碰时缩回的手,影片一开始,斯嘉丽所扮演的夏洛特,身材姣好,若影若现的臀部,引人遐想,可两人纵情声歌之后,男人只是送她回家,帮她盖好被子,关了台灯,拍了拍她的肩膀,后来,两人饮酒谈心,躺在一起,男人最大的尺寸也只是触碰了下女人的脚。很美的一部影片,情和欲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但却可以因为情至深处而控制住欲望,难能可贵。最后的那一个kiss goodbye很戳我。
迷失东京并不是Lost in Translation合适的翻译,后面女主还去了京都,看电影之前我一度以为是关于旅行和迷失,可是导演想表达的更有一层语言不通独在异乡文化冲击下的孤独,感觉谜语东京更好。语言不通的场面多次出现,从男主拍摄威士忌广告到寿司店到医院,电视里放着听不懂的日语。大概有无数外国人在东京柏悦看这部电影,影片中多次出现的酒店的jazz bar甚至是旅游打卡的spot。日本文化元素,富士山新干线街机厅太鼓达人,叫Charlie Brown的日本人。会唱歌的Bill粉色头发Scarlett艳俗的Anna。剧情感觉拍的很散,尤其是后半部分。斯嘉丽颜值巅峰。
20230301 少见的看完感觉纯纯浪费时间的电影。在日只不过是游客,就无法忍受语言不通带来的种种,选择浅尝辄止地品鉴、戏谑异国文化,导演这玻璃心属实是美国人民,仿佛已经看见她曾经在日本街头无能狂怒了。日本人已经够舔洋人了吧,就算虚伪,至少大多数时候看起来是友好的。想让人家听懂自己的语言就说得慢一点、清楚一点、用词简单一点、模仿对方讲外语的语言习惯,至少尝试真诚地沟通而不是自说自话、开尽玩笑。导演真的把这一部分主题拍得太无病呻吟。对白里一两个有趣的点 外来语code switching其实挺好笑的,以这个导演对日语的理解来看,估计是日本演员自己加的不懂日文的观众大概率get不到。说主角寂寞不如说是无聊,衣食无忧的阶层特有的无聊,以及从来没有被人如此忽视过,所以委屈。甘えるなよ
2003早于前夫斯派克琼斯呼应之作《HER》10年,晚于王家卫《花样年华》3年,晚于蔡明亮《爱情万岁》9年。影片呈现的环境或者说“场”与20年后的今天无异。索菲亚擅长把握细腻微妙的情感、动作与环境,也擅长抓住城市本身的色彩使东京成为影迷心中的文化符号。能看到在剧本上偷懒的一些痕迹,我都能想象到影视博主会说“主角们总是不停地面对……,忙于应付……,大量的霓虹灯游戏机等装置和身处其中的人群隐喻着……,所有人都在……的生活中追求触不可及的……,整个东京处在一种后现代大都市的人情冷漠文化隔阂交流匮乏的荒诞之中……”这些就真的太直白了hhhh。可以像我一样,在无聊安静黑暗的深夜观影,胜在体验感。另,本作和《HER》的互文关系真的有很多可说可挖的,有机会写长评对比。
。索菲亚完全拍到我调性上的一部电影,很喜欢。失去爱情感觉的20岁哲学系新婚女孩与遭遇中年危机的过气男星的东京邂逅,白天与夜晚拍的都很美导演把音乐的隐喻,语言与文化的异化驾驭的很好。色彩的干净蓝冷调与东京霓虹的碰撞,大量手持摄影镜头,东京街头风景,城市空镜,雾气蒙蒙的富士山下和酒店里玻璃杯高尔夫的碰撞,日本樱花与柏悦酒店里纸灯,纸感粉樱花的色彩材质美学,夜晚的性张力与克制,脚的感觉带来的邂逅中的生活化。最后Bob穿越车流与人群,和夏洛特拥抱耳语好好说了再见,延宕感被拉到极致再满足,最后的混剪蒙太奇喜欢,全片京都的寺庙男女婚礼,柏悦酒店的插花与和服,车流中的东京城市,把主人公与城市抽离,情愫却在这种陌生感与抽离感中悄然滋生,压抑与起伏,更显张力。
看了一部很对我胃口的文艺电影,我感觉导演更想要传达的东西我都理解到了,迷失东京,东京只是个载体,我们难道不是迷失在人间吗?有一些去过日本才能了解到的有意思的点,比如日本人说话好长一串但真的没表达什么东西(但那个情节在于 我听懂了导演的日语,那个翻译真的翻少了…难怪是Lost in translation)五光十色的广告牌,街头川流不息的人群,有些过度夸张的反应,那种在异乡,自己格格不入的感受。不仅是语言孤独,还有难以入眠的夜晚,和家人打时差电话的欲言又止,那些难以互相理解的人啊。所以男女主的遇见,这两个人,所以变得大胆自由多了,更何况他们还在隐秘中参透了彼此的孤独。最后的告别太心碎也太真实了,小心翼翼,不断回望,但不问出那句《花样年华》里的“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跟我走吗”的台词。很喜欢。
感觉整部电影从头迷失到尾,男女主的相遇,完全没有解决两人的任何问题,结尾只感觉更迷失了。导演也许想拍成一种意识流的文艺片,没有情节台词很少,很多画面感觉只是在拼凑,并不能表达什么情绪和意义。也有类似没什么重大情节和台词的电影,如《有时,偶尔,从不》,同样是迷失的少女在纽约街头游荡,可是那些在女主脸上的特写能够传递出情绪。尽管十八岁的斯嘉丽的脸怎么看都不够,却无法传递出那种情绪,应该不是演员的问题,而是导演的剧本和画面表达都功力不够。一个故事的核心是变化,但这部片男女主从头到尾真心没什么变化,一部电影应该给观众传递一些积极的能量,但这部看了,原本不压抑也压抑了。
是我太敏感了吗,白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傲慢都快溢出屏幕了,想要表达陌生不适应完全用不上这么不礼貌的方式吧。//但是除此之外都特别好斯嘉丽尚能掐出水的脸颊肉,爵士酒廊、山脚寺庙、涩谷青年集聚的电玩城,永远不会陷入沉寂的东京。同样局促、疲惫的西洋脸,相伴着度过难捱的夜,也只不过是喝点酒唱唱k,最多握着冰冷足跟和衣入睡。(男女在一张床上只睡觉这个情节也就骗骗十六岁的我,饶是现在的我绝对不会当真,就把它当成女导演浪漫化生活的注脚好了)Lost in translation是Bob在诊室门口与日本老奶奶驴唇不对马嘴的比划,迷失东京则是一幕幕霓虹灯影流光溢彩的空镜,语言转述确实会lost sth.//看完想听一百首夜间派city pop。
有些无聊,差点睡着了,以这种类型的片子来说,少了些感觉,这感觉会让人在清醒的状态下有种酥麻感,会让人沉溺其中。这种感觉的营造就能看出导演有没有才华,尤其是对文艺片来说。可以看出来索菲亚·科波拉是没什么才华的,比如party和卡拉OK那场戏她就是拿个摄影机呆呆地录着切几个视角,没有调度也不会靠剪辑营造气氛。全片都又平又闷,说是寂寞,但根本没有寂寞的氛围,更别说掉进情绪中了,这并不是靠寡姐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和几首配乐就能完成的。不过好在剧本还过得去。有几个镜头还挺美的,车窗上的城市倒影,雪山前的高尔夫,只不过这美是日本带来的,不是导演带来的。藤原浩竟然还打了个酱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