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glish Patient
(1996)
评分:8.5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编剧:安东尼·明格拉 / 迈克尔·翁达杰
主演:拉尔夫·费因斯 / 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达福 /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等
类型:剧情 / 爱情 / 战争
片长:162分钟
地区:美国 / 英国
语言:英语 / 德语 / 意大利语 / 阿拉伯语
别名:别问我是谁(港) / 英伦情人(台)
上映时间:1996-12-06(美国)
IMDb:tt0116209
《英国病人》演员表
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演员 Actor (饰 Almásy) 代表作:辛德勒的名单 / 布达佩斯大饭店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 演员 Actress (饰 Hana) 代表作:英国病人 / 哥斯拉 / 攻壳机动队
威廉·达福 Willem Dafoe 演员 Actor (饰 Caravaggio) 代表作:布达佩斯大饭店 / 海王 / 长城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演员 Actress (饰 Katharine Clifton) 代表作:至暗时刻 / 碟中谍 / 英国病人
纳威恩·安德利维斯 Naveen Andrews 演员 Actor/Actress (饰 Kip) 代表作:英国病人 / 超感猎杀 / 超感猎杀
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演员 Actor/Actress (饰 Geoffrey Clifton) 代表作:真爱至上 / 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 国王的演讲
朱利安·沃德姆 Julian Wadham 演员 Actor/Actress (饰 Madox) 代表作:英国病人 / 战马 / 莫里斯
尤尔根·普洛斯诺 Jürgen Prochnow 演员 Actor (饰 Major Muller) 代表作:英国病人 / 达·芬奇密码 / 空军一号
凯文·沃特利 Kevin Whately 演员 Actor (饰 Hardy) 代表作:英国病人 / 摩斯探长 / 刘易斯探案
克里夫·梅利森 Clive Merrison 演员 Actor (饰 Fenelon-Barnes) 代表作:英国病人 / 历史系男生 / 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
尼诺·卡斯泰尔诺沃 Nino Castelnuovo 演员 Actor (饰 D'Agostino) 代表作:英国病人 / 茱莉娅的眼睛 / 瑟堡的雨伞
彼得·吕尔林 Peter Rühring 演员 Actor (饰 Bermann) 代表作:英国病人 / 圣诞快乐 / 纳粹制造
乔迪·约翰逊 Geordie Johnson 演员 Actor (饰 Oliver) 代表作:英国病人 / 性别为本 / 反击
托蕊·海金森 Torri Higginson 演员 Actor/Actress (饰 Mary) 代表作:英国病人 / 反击 / 海军罪案调查处
塞巴斯蒂安·席佩尔 Sebastian Schipper 演员 Actor (饰 Interrogation Room Soldier) 代表作:英国病人 / 罗拉快跑 / 托尼·厄德曼
雷蒙德·库特哈德 Raymond Coulthard 演员 Actor (饰 Rupert Douglas) 代表作:英国病人 / 巴比伦饭店 / 艾玛
户田惠子 Keiko Toda 配音 Voice 代表作:末代皇帝 / 沉默的羔羊 / 黑客帝国
Anthony Smee 演员 Actor (饰 Beach Interrogation Officer) 代表作:英国病人 / 藏书室女尸之谜 / 十字军
《英国病人》电影评论
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影片是以叙事回忆和实时当下穿插剪辑方式展开的故事线索,战争的残酷和爱情的唯美在生不逢时的战争背景下,带来的伤害和爱情给予的希望都值得人们深思!爱情不会因为任何原因会停止下来,战争如何残酷都不极爱的死去,就算战争结束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整个影片节奏稍微有点缓慢,如果能在紧凑一些可能就完美了,这是又重温的一部电影,也有发现了好多之前忽略的细节,二十五年前拍出来的电影在现在一点没有褪色,里面的演员都是好演员演的特别棒,值得花时间好好静下来看的一部好电影!
其实按照剧情我是想打五星的,但这个故事节奏有点太慢了吧,高潮来得好晚。之前看《廊桥遗梦》的时候其实对这种婚外情情节还是有点不理解的,不过这部电影虽然也讲到了婚外情,但我觉得重点还是想表达反战态度吧。每次看这种带有婚外情情节的电影,总会看到有人评论说“婚外情有什么好美化的”“换到你们身上就不会赞美这种真爱了”等等,可是这种电影拍出来从来不是为了让大家觉得婚外情是正确的啊,为什么就不能“只是为了理解”而已呢?还看到一条评论说这是小布尔乔亚式的呻吟,总把违反道德的一切情绪化、有理化,可事实就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啊,人的情感就是那么复杂,现实情况的发展也从来没有既定的轨道,只是告诉你:有这么一种情况,为什么不可以?
心心念念,第一次看,很古典的拍法,但是丝毫不觉得长。整体上当然更喜欢朱丽叶比诺什的A故事,那个飞天执烛火观壁画的桥段让我心颤,包括和普吉的线,包括给英国病人朗读的段落,这指向很纯粹的感情表达,我特别注意到一个点,电影里面战争胜利后反而还有整一点悲剧,给人痛感。而B故事的大漠爱情也好美,当然无论是A故事还是B故事的大背景都是在战争下,爱情自然是主题,而反战的主题也是里核。电影里面还有一种战前身份对位战后身份矛盾的书写,当然这在导演的语境里面,也不失为一种表态。爱是抛却国界的。真好,荡气回肠,好久没看这种类型的电影了!格局开阔,却落脚于个体情感。朱丽叶比诺什最后在车上离开时候的笑容真美!还有一个点很巧,最近读的书正好读到北非和英国的章节,就意外把这片补了,真是冥冥之中喔
《英国病人》——电影中多少旷世奇恋都是婚外恋,好像这样更能增加悲剧性与刺激性一样。其实,整部影片当中,貌似战争不过是个背景而已,在哪里的战争我都没搞清楚就看了,一战?中东地区?还有印度来,好一出政治背景。让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或许还是,穿插回忆中的爱情线,英军无人愿意来救,出卖了地图,背叛了国家,德军来救了,但那时候已经迟了,她死在了寂静无光的狭小山洞,手中紧握给你的最后一封情书。或许是叙事角度更吸引人,开头倒叙,中间插叙,最后结局的时候才拼凑出来一整个完整的故事,这或许是电影的魅力?或许小说也可以做到,但绝对不如电影的视觉冲击力强大?这个故事,我想过上一段时间我觉得会忘的,是那种只有再回过头来看上一遍才能想起来的电影;
很喜欢拉叔塑造的艾玛殊这个角色,博学多才,有点乖僻,但爱起来又是如此的炽热,很喜欢他因爱而不得而癫狂而痛苦的样子,很爽,怎么会有这么好的男人,绅士博学温柔,痴情得好像只能靠凯瑟琳的爱活下去。好喜欢凯瑟琳的气质,优雅从容,充满理智又不失浪漫情怀,凯瑟琳和艾玛殊让我难得地感受到了异性恋关系之中的平等,他们就像一对飞鸟爱侣,他们的爱纯洁高尚,他们的爱平等和谐,双宿双飞,以死亡为终结。他们出轨的行为虽颇有争议,但借三岛的话来说,“优雅即是犯禁”。影片也探讨了不少“犯禁”的话题,民族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沙漠可以通过飞翔来跨越,制造边界与隔阂的永远是人。
“我望着月亮,却只看见你。”看原著我觉得本片完全可以和原著作为两个独立的美来欣赏,拉尔夫费因斯太有魅力了简直,试问谁遇见这样的男人能抵挡住,女神朱丽叶比诺什美丽依旧,但无论原著还是电影人物最喜欢基普;作者翁达杰的文笔清新隽永,就如原著中所说“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影视无法完美呈现优美文字的意境,但有时光影音却能比文字更能直接带动更多人的情感;最后10分钟是全片的精华所在,这是原著里所没有的,但原著中的主要思想情感由于社会原因在影中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我觉得未尝不可,很成功;本片从选角到取景和音乐都非常好,la但总是觉得内容相比原著缺了点什么,至于具体缺了什么,我也说不上来,或许有点遗憾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好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相较于原著而言,总是更优先于展现儿女情长,因而在呈现原著的思想上产生缺憾。婚外情的道德问题完全不是本片的重点,战争才是,是战争把这里的每一个都毁得体无完肤:被烧焦的奥地利人为救困在沙漠中的情人被迫将沙漠地图卖给德国但仍然救不了他的情人,因被告密而差点死于非命的意大利特工失去了战友所以在疯狂地复仇,失去情人失去父亲的加拿大护士再一次遇见的爱情仍然被战争阻断,而在英国服役的印度排雷兵技术再好也无法真正成为英国人......他们都不是英国人,但本片却叫做英国病人!
从第一次看2011-10-27就爱上了这部电影,到现在十二年过去,依旧是十佳电影之一,依旧会经常性的重温,每次重温都会泪流满面,包括电影的配乐依旧下载在手机里。九十年代好电影太多,这部就是其中一部,今晚重温完还看了当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可以说这一集的颁奖典礼就是为英国病人而生,我觉得好电影就应该值得被这样对待,不像的奥斯卡政治正确的过头。当年也是因为这部电影爱上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克里斯汀,拉叔,还有配乐师与剪辑师,今天依旧非常喜欢他们的电影。我爱英国病人!!
也许是年纪大,这些年很少有爱情电影能感动到我,不管这个爱情电影到底有多么深情,我始终是坚信,爱情只是生活的调剂,生活中有太多比爱情晦涩且复杂的东西。昨晚睡到半夜的时候,我陷入了一种惧怕黑暗的绝望中,这是最近的第二次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不清楚眼前的黑暗是一时的,还是持久的,我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在一个窒息的黑暗的梦里,我打开灯,过了很久才慢慢平复。我已经很久都没有回家了,其实,家到底在哪里,在我意识中变得复杂且模糊,我到底该如何去定义自己,这个问题很麻烦。电影《英国病人》讲述的就是四个在二战末期的人,寻找自己身份的故事。电影叫英国病人,但是四个主角都不是英国人,两个加拿大人,一个印度人,一个奥地利人,三个被英国奴役的人,一个是英国的敌人,正是这四个人在战争中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道德问题在文艺作品中总是一块自由的自留地,于是,婚外情也可以拿出来歌颂,观众们必须被这份苦情打动,才不会被嘲讽。那我甘愿做那个被嘲讽的一员,这部叙事悠长的电影,有很优美的摄影构图,主演的表现能力也很到位,剧情上两线交叉,一条线是男女主的奸情,女主背叛丈夫,在情欲中厮磨,另一条线则是男主作为“英国病人”与护士的情节点缀。大概是我本身的意识抵触,所以没办法很好共情于这部电影,电影中的女主丈夫从未对她十恶不赦,甚至还为她办宴。也许在崇尚自由洒脱随性的观众看来,爱就是大方的情欲,和责任道德无关,和激情刺激一时性起干柴烈火有关,他们大概是开放式关系的拥趸。我接受不了。电影本就是会传递观念的,观念底色和观者不符,拍得再唯美,山崩地裂,也无法被打动。
趁热打铁,在小说看完后,来把电影也看了。可能是小说太马赛克风格已经看得是很坎坷很庞大的工程了,电影160分钟看下来也不显得冗长了,再或者,我的性子又被磨得更慢了吧。突然发现原来电影的承载力这么这么有限啊,最喜欢的角色是小说丰富塑造的配角,怪不得电影的争议很大,因为只用了一对角色去诠释复杂的主题,可镜头即人眼,接受这样有限的现实吧!“如果有人说话,他会看着说话人的嘴,而不是眼睛和它的颜色,他觉得眼睛的颜色总会随着室内光线的改变而改变,一天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颜色。从嘴巴可以看出说话人是缺乏自信,还是沾沾自喜,甚至准确的性格特征。对他来说,嘴是人脸上最复杂的部分。眼睛传递的东西,他永远没法确定。但是他可以读懂嘴巴如何陷入冷漠,如何透露温柔。眼睛常常容易被误读,仅仅是因为它对一缕阳光的反应。”
不能再为生死之恋的气势磅礴感动,完全是年龄的错。再次看片,只看到在远离家乡文明的荒漠里点燃的激情。如果回到熟悉的环境,爱还能保持多久?本就善感的女主很快会移情别恋——她老公的描述“她本来总在我肩头为别的男人哭泣”就是证据。女护士跟印裔排雷专家,也没什么铺垫,突然摩擦出的“爱情火花”,专家在神庙里拉绳为女神展示精美壁画——飞跃在壁画间很浪漫,但让人不知所云。余下的配角桥段,都很莫名。女主老公Colin Firth一直优雅多情,却突然变身邪恶的嫉妒者,自杀式地毁灭了自己和女主?男主的合作伙伴出场不多,最后为他而死?还有一个小伙伴,遭到德军拷打断指,记恨男主向敌军泄露地图,最后却释怀了?既无法让自己迷失在电影的爱情中,也完全不能认同剧情、结构、人设。可惜了一群英俊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