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垂るの墓
(1988)
评分:8.7
导演:高畑勋
编剧:高畑勋 / 野坂昭如
主演:辰己努 / 白石绫乃 / 志乃原良子 / 山口朱美 等
类型:剧情 / 动画 / 战争
片长:89 分钟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别名:再见萤火虫(港) / 萤火挽歌 / 火帘之墓 / Hotaru no haka / Tombstone for Fireflies / Grave of the Fireflies / Tomb of the Fireflies
上映时间:1988-04-16(日本)
IMDb:tt0095327
《萤火虫之墓》电影评论
从开头就让我大为不解…为啥兄妹俩不和妈妈一起去防空洞?为啥一开始就要逆着人群跑?不应该跟着大家一起去防空洞吗?不是和妈妈约好在防空洞碰面吗?住伯母家的时候虽然提供了很多物资,但好歹寄人篱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和玩,既不做家务也不想办法打工,虽然伯母军国主义倾向严重性格也不好,但好歹也一直让他们住着,妹妹都饿的半死了都拉不下脸来求伯母,等到妹妹临终前才想到去取另一笔钱(看到这里我真是:原来你还有钱啊?)人物行为举止崩坏的太严重了让我十分不解和反感,落到这田步有多少是战争的原因而又有多少是自己的原因呢?说到底为啥要在反战片里设置一个行为问题这么大的主角,以至于对影片思想的传递形成障碍…
军国主义的无知和傲慢葬送了日本的灵魂,所谓的战败后的悲伤,更多只是政治谎言的泡沫破碎后的迷茫与困惑,即便新世界已经重建,但信仰上的缺失,新一代日本仍旧痛苦且消沉,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酒精和性成为了人生の麻酔薬,萤火虫之墓即灵魂之墓,灵魂已死,留下的只是行尸走肉的躯壳,だから…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咎由自取或者说是失败者的呻吟,无论怎么说,这的确是日本的心情。(强行转换话题)中国人似乎也陷入了很严重的信仰缺失,我是感觉如此。毕竟在吃饱喝足的年代,总有些人会喜欢思考全人类的困惑,就比如试图解决唯心主义上的三个终极哲学问题之类的,通常结局是陷入更深的痛苦或者成为疯子。我的二十年人生经验告诉我,信奉神学,是世间万物的精神捷径。
悲伤预警!电影会让你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无法喘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就是对细节的把握,惊人的准确,让故事变得真实立体丰满。很多处镜头都是细节控,汤里饭的多少、海边的劳作和玩耍。特别是简单几个镜头就呈现出了小朋友的可爱懂事,结局时更加心里惋惜。只是剧情的逻辑实在太差了,一个14岁的少年,没有想到自己的责任吗,悲剧的结果是谁造成的?寄人篱下可能会遭受一些白眼,但是自己就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真是官宦子弟无可救药的毛病,也可能是思维本身存在的缺陷。这部电影可以给4星,但是传递的价值观是无法认同的,貌似日本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的罪行,才会慢慢让《进击的巨人》这种军国主义倾向的作品在土壤里悄然生根发芽。看评论也有人说哥哥象征日本军国主义,妹妹是盲从的日本民众,民众难道没有在侵略他国的战争中狂欢吗?唉,一声叹息!
车站,节子,水果糖果盒被工作人员扔掉,妹妹的骨灰盒,兄妹俩都死了,防空洞,妹妹可爱,磨磨唧唧,燃烧弹,战争,钱,爸爸是军人,婶婶收留,青太,海边开心洗澡,乐景写哀情,婶婶拿光他们的家当,自私恶女人,不给白米饭吃,自己煮饭,宠爱,空袭警报,骂他们战乱时期不懂事,阅兵典礼,日本武士道精神,做坟墓,妈妈死了要睡在坟墓里,海军儿子,开始偷东西,妹妹身上长虱子,生病,生活所迫,写实主义,营养失调,投降战败,唯一的希望爸爸死了,不完全反思,妹妹瘦了眼睛空洞,饿得没力气,突然安静,妹妹死了,夏天给木炭,讽刺,运用对比,有人住高楼,有人住洼地,反对战争,世界和平,烧掉妹妹,可伶的孩子。
作为二战中的被侵略国的人民,我也难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仅仅作为电影观众去评价这部电影。清太是一个14岁的学生,日本战败前,日本本岛遭遇了美国空袭,清太的父亲是日本海军舰队的一名军官,或许早已战败牺牲,母亲在空袭中罹难,清太带着妹妹住进了阿姨家,但是阿姨育幼一子一女,在利用了清太卖掉母亲的衣物等获取粮食后,刻薄对待这对兄妹,最终清太搬出了阿姨家,和妹妹一起住进了池塘边的废弃小屋里。清太依靠妈妈留下的七千元存款生活,在此期间,美军对日本的轰炸越来越频繁,最终,节子在饥饿和病魔中死去,清太也在战争结束之时,死在了车站里……令人扼腕叹息的剧情中又时时有让人感到焦躁的情节。电影开头的前篇中,车站清洁员扔出去的糖果盒砸出了草丛中的萤火虫,“放出”节子,与清太再次相遇,红色火光般映照在他们的灵魂与所到之处。
没想到一部动画片可以让我哭成这样,开头哥哥的那句“昭和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的夜晚我死了”瞬间让我难过,紧接着他妹妹出现时的音乐瞬间让我泪奔,后面我就不停地哭。空袭让两个孩子失去了母亲,他们只好投靠亲戚,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他们不得不住进防空洞,虽然艰难度日但他们很快乐,不用再看别人眼色,有彼此的陪伴,用最简单的食材做饭,夜晚有萤火虫送来的点点星光。哥哥为了营养不良的妹妹用仅剩的钱给她买吃的,还是没能挽救她,只吃了一口西瓜说了句“谢谢哥哥”就再也没有醒来,甚至没来得及吃到哥哥做的鸡蛋粥。哥哥把她的骨灰放进了糖果罐,下山后就再也没回去了,因为他也死了,一家四口人,因为一场战争,全部死去。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战后的世界了。最后两人在天国相遇,坐在长凳上,妹妹睡着了,哥哥看着远方的高楼大厦,影片终。
很多人在骂这电影,其实电影本无错啊,当时日本现实情况就是这样,你不能总站在中国人的视角去评判当时的日本情况。就像你不能站在现在的视角去评判过去电影拍摄的不成熟却能在豆瓣250。尽管这煽情简直比国片还刻意与直接,明知道是悲剧结局,但我还看的津津有味,日本人拍反战片也是挺有意思,日本电影更倾向于描绘大众与平常人,尽量客观的去平拍平视生活,正是这种第三视角的客观态度,站在平民的视角,以无国界的态度,才能真实提供社会大背景,去更好反馈人物生活窘境,世道无情,让观众无法克制的真的从心底焕发善良与关爱,去同情去共情,去感动。什么时候大陆国片可以做到这点,就好了。大陆主旋律现在搞得总是专题片+工业模式,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如果没有配乐根本没法煽情
《萤火虫之墓》里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关于战争的反思,更多的只是在卖惨、卖可怜。但是,日本人民的可怜是因为日本全国大部分人都支持发动战争造成的。他们之所以可怜,是因为他们先去杀害了别人。他们首先是侵略者,其次才是受害者。作者只谈自己是受害者,而不反思自己是侵略者,本身就是“反战败”思想的体现。作者仅仅把立意放在“受害者”卖可怜一层上,可是这些人能惨过那些被731部队用生化武器残忍杀害的受害者吗?那些被炭疽、霍乱、芥子气夺走性命的人在生命最后一刻活得生不如死。绝大多数日本人的思想终究是“反战败”,他们认为“战争一定不能输,输了就是弱者”。那些说政治与电影无关的评论,请知道:底线之下,不谈艺术。
节子的最后两句话是“好好吃啊”和“哥哥,谢谢你”,然后抱着西瓜再也没有睁开眼睛。战争的电影,注定基调就是悲伤的,因此哥哥在外的每一次奔跑我都特别担心,结局已然是悲伤,过程中的幸福好像是偷来的一样,就像是用水浸泡水果糖罐的糖水。妹妹大哭只因为想妈妈了和肚子饿了,但时间流逝后,肚子饿了也只会自己嚼着纽扣感受水果糖的滋味,捏着泥巴当饭团顶饱。战争年代,小孩子因为被针扎破了手而哭泣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在防空洞躲避空袭是和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生命中的微光只有哥哥和哥哥抓来的萤火虫。希望这个世界上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孩子不用在痱子、营养不良、警报声、死亡和惴惴不安中开启她们的童年。
尽管知道高畑勋是相对左翼的日本创作人,但观看《萤火虫之墓》的体验依旧让人感到十分别扭,细究这份别扭,我们可以说,要是从所谓「反战」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其实没有贯彻好高畑勋对于战争的理念。电影里,兄妹二人遭遇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最终落了个可怜结局,这的确让观众立刻联想到「要反对战争」这样的主题,但再仔细想想,影片选取的只有兄妹受难的视角,难道不是使得所谓的战争没有因果、极其抽象吗?我们都知道,电影里的战争,并不是美国入侵日本,而是大日本帝国发动并进入交战的侵略战争,影片让观众认为兄妹俩是战争的受害者,却没让观众意识到问题的来源是军国主义,反而可能对准美军,这谈得上对这场战争反思,是「反战」吗?要想不别扭地看这部电影,只能从创作人初衷是想讽刺哥哥的角度出发,但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这无疑是失败了。
刚看过地雷区,同情那些排雷受伤死去的孩子,但再看萤火虫之墓,我无法同情日本人这样的卖惨。节子的父亲是海军军官,不知多少中国人在他的枪下死去,对于他的两个孩子,每一次萌生对他们的同情,我都面对死去同胞的一次审判。至少现在的我,无法对日本人的惨做出认同。海滩上的地雷总有排完的一天,心中的地雷,却是密密麻麻。这部电影并没有表现出日本反战的态度,从男孩最后的质疑问到“大日本帝国战败了吗?”就可以看出。与德国二战七十多年来不同的是,日本从未认识到发起侵略战争是错误的,甚至日本人都并不认同二战的日本发起的是侵略战争。
《萤火虫之墓》其实一直不敢细看,总觉得太残忍了,好像我每看一遍主角这样悲惨荒谬的人生就要再来一遍,从幸福到痛苦,从号啕大哭到哀莫大于心死。高畑勋太擅长这样温柔的钝刀了,周遭正发生的天崩地裂的变化而这一切都仿佛藏在一罐糖果里,含在嘴里甜一阵糖化了,忽然就觉得空落落的。高畑勋以太细腻的笔触讲述着这个故事,哥哥和妹妹生存和死亡。夹着妹妹的骨灰的烟冉冉升起,萤火虫四散纷飞,美好亦如往昔,人面却不知何处去了。萤火虫是这个哀伤故事里的一条线,它带来曾经的美好,带来少年的成长和相聚的希望,也带走过去的甜蜜,带走妹妹的生命和少年的一切,萤火虫带他回到岁月中平静祥和的日子里。萤火虫一闪而逝,如同火柴亮起又熄灭,卖火柴的女孩等不到新年的太阳,捉萤火虫的男孩也注定走散在黑夜里。糖果罐掷地轻响,那是一座无言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