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评分:6.4
导演:Byron Haskin
编剧:巴雷·林登 /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主演:吉恩·巴瑞 / 安·鲁滨逊 / 莱斯·崔梅恩
类型:动作 / 科幻 / 惊悚 / 恐怖
片长:85 分钟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西班牙语
别名:地球争霸战 / 外星人大战地球
上映时间:1953-08-26
IMDb:tt0046534
《世界大战》演员表
吉恩·巴瑞 Gene Barry 演员 Actor 代表作:世界之战 / 马戏团 / 希区柯克剧场
安·鲁滨逊 Ann Robinson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世界之战 / 春风秋雨 / 世界大战
莱斯·崔梅恩 Les Tremayne 演员 Actor/Actress (饰 Maj. Gen. Mann) 代表作:西北偏北 / 蓝精灵 / 007之金手指
《世界大战》电影评论
斯皮尔伯格的大作50年前的版本.。可以看到很多相似之处,整体的创意、火星机器的外形和原理、还有在破房子里躲避火星人搜查的桥段等。不过除了女主的花瓶很好看之外,剧情实在乏善可陈......well,你不能对50年代的外星人片期待太多幸好这个版本还有05年的版本,科技的进步真是对电影的发展有极大帮助,使很多创意得以在大银幕上高质量地呈现。
不知道威尔斯的原著是何样;故事很美国剧情片….外星人入侵叙事,是那些老问题,会联想到《降临》那个语境,《地球停转之日》,连特效射线—消失都有点像它;但这里很明显宗教信仰战胜了一切,从一开始到结尾皆是。英国的战略位置、原子弹武器、大量被摧毁的城市景象,似乎还回应着二战的语境,以及有股安全的黑暗感。结尾像没想好怎么结….
不得不感慨50s就能出这种质量的大电影很了不起,从各种特效设计都能看到很多后来科幻经典熟悉的影子,南加大三杰想必都不同程度受到这部片子的启发。但是本athesis是被结局冒犯到,反正就是科学不能拯救人类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奇迹呗,我们fo了一路的主角结果来这么一大扇耳光,略不爽。以及那时候坞片大制作女主不是做男主的情感comfort就是惹人烦的尖叫鸡,味儿确实够浓的哈
斯皮尔伯格对这片子应该是真爱,不但翻拍,《ET》的形象似乎也和这里的火星人有关联,火星人的防护罩和各国对抗火星人之类也能在《独立日》这些后来者中看到致意。宗教元素比较明显,开场火星人入侵,牧师怀着虔诚试图对话,结果被红色死光秒杀……避难的人们躲在教堂里,而地球人对火星人毫无还手能力时,这些外来者突然死于细菌,于是电影称颂上帝伟大……作为主角的科学家和小妹儿,对抵御火星人毫无办法,也就是说本片根本没有由主角推进的主线,只是一系列火星人破坏力场面的堆砌(还有场核爆),当时的特效又很挫,镜头用的也很呆滞,没什么能称得上调度的地方(拜伦·哈斯金毕竟就这个水平),女主角不时嚎叫一下也很吵耳朵。当然不排除53年人们对太阳系和地球的认知与呈现都很萌,那个投射外星人视角的镜头也算有趣,是全片不多的观看趣味
制作精良,尤其在视觉层面,道具精致布景真实,浓郁的色彩描绘出地外风貌,大量破坏场面渲染出面对火星人压倒性实力的无力感。多次使用旁白、广播、录音段落应该是对奥逊·威尔斯著名的广播剧版本的致敬。再次感慨H·G·威尔斯原作的超前,强调主角个人逃亡遭遇和被动胜出的剧情放在一众50年代科幻片恐怖片里仍然非常标新立异,同时仍能与同时期的典型潜议题产生共鸣:对过分强力或不可控的科技的恐慌(核恐惧)。可惜结尾仓促而强行地指向宗教背离了作品的科学基调
1953年的科幻灾难片,拍摄技巧上以渲染紧张感和末日绝望气氛为主,主题上从一开始表现人类自大愚蠢再到其渺小无能,从牧师高尚走向魔鬼而死暗喻上帝已死,再到结尾的信仰救世,一次次地反转都带给人们更深的反思。然而男女主是本片最大的败笔,二人堪称是毫无意义的存在,男主生物科学家的身份并没有为战胜外星人提供多少帮助,反而因为占了不少戏份而令人感到乏味。
+ 敬佩Spielberg的再创造与自我表达能力,其思维观念的独到性及普世情怀即可参见于“教堂”元素的处理设计:53版里作为具备有救世主布道意义、终结外星邪恶侵略的神圣宗教力量,在05版中则是最先遭受摧毁、失去现实意义的普通建筑。聚焦对象亦由高层知识分子转向平民大众及(本该是灾难片冲突核心,但原版中却)被弃之一旁的家庭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