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別鄉的季節
(1990)
评分:7.8
导演:罗卓瑶
编剧:方令正
主演:张曼玉 / 梁家辉 / 文希莲 / 廖峻
类型:剧情
片长:114 分钟
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 闽南语
别名:爱在他乡的季节 / Farewell China
上映时间:1990-12-06
IMDb:tt0099000
《爱在别乡的季节》演员表
张曼玉 Maggie Cheung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 / 花样年华 / 东邪西毒
梁家辉 Tony Leung 演员 Actor 代表作:疯狂原始人 /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 / 东邪西毒
文希莲 Hayley Man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爱在别乡的季节 / 情色地图 / Shafted!
廖峻 Chun Liao 演员 Actor 代表作:爱的面包魂 / 两个爸爸 / 阿嬷的梦中情人
《爱在别乡的季节》电影评论
前半段堪称经典,一点不输《甜蜜蜜》,无论张曼玉和梁家辉的演技,还是女二号文希莲的角色讨好,从叙事到氛围,都隐约透着大师范儿。然而后半段却走向狗血,香港电影人对内地政治事件浅尝辄止的想象,过分恶化纽约生存环境突出残酷的刻意,都令这个本应该淡淡伤感的故事开始疯狂的起飞,粗暴的影射更是有些画蛇添足的无聊,加之结尾可谓刻意中的刻意,最终无法达到港产顶流文艺片的高度。最值得称道的还是表演,为此我加多一颗星。
审片/91年的yes一族最后有个诡异的地方,作为创业人的主人公非常随心所欲地突然就瞬间就往外润,兄弟情义和生意好坏都无关紧要,一张去澳洲或者每周的机票最为重要,他们有的人去追求爱情,有的人去享受阳光,恣意,给人一种很像是生命力的错觉。结果看了这部正好早一年的电影我才发现,我原以为罗导牛逼的地方原来就是她脑残的地方。乡愁和西方文化生硬拼贴,仿佛导演精神分裂了一般。她自作多情地在抒发某种情怀,但是又生怕别人看不出她受过西方教育的高高在上。主人公投入的表演还不如来一出叽里呱啦,老干部的风格和cult的杂交剪辑就像是在我脑袋里开了场因爬!
那时还在苦于被当作花瓶的Maggie和尚有小生气的梁家辉曾拍过这样一部不是很香港的香港电影,讲述男主偷渡他乡,在文化差异的世界寻找妻子“红”的故事,即使桥段有卖惨之嫌,但在影片上映的前一年,那个被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开篇指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上极为不寻常的这一年里,在改革开放后奋斗了十年的中国人突然对未来充满了焦虑、动摇以及观望,有的人走了,有的人留下,当家乡的民歌在布鲁克林的公寓中响起,讲的仍然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欲望,寻找“条条大路都宽敞,好山好水好地方”的故事
层次太多了,最后看得窒息。南生听见Jane的呻吟、崩溃绝望时抱望着Jane的面孔,又摇摇晃晃地走进街区黑夜的狂欢时遭遇的精神分裂,还有阿红在美国短短三个月时间,在与不同华人的交集中留下的难以拼凑连贯的故事,以及最后的崩溃解离,尖锐表征着大陆移民在那个年代所遭受的文化冲突和残酷、挣扎、崩裂而惨痛的生存境况。从历史后来者的角度看,置景和道具精心、精确到让人发怵;最后南生倒在了阿红自卫的尖刃下,一身血渍的阿红恍惚归来看到沾着半掌血手印的全家福,镜头往上移动,是大陆democracy塑像,再往上是美国国旗(联系南生在美国跟家里通话,父母叮嘱他千万不要回来)…90年底的电影,“事件”也只过去了一年多。回又回不去,留下又如此卑微痛苦,该说6岁开始流浪的Jane幸运吗?毕竟她有力憎恨和对抗。还是太残酷了。
故乡的《爱在别乡的季节》里是一种藕断丝连的状态。按照罗卓瑶方令正这对CP的理解,造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失联和割裂的原因显然是一场浩浩荡荡令人心碎的颜色革命。在这个语境下,东方人与西方人的生存处境完全一样。女主角从一场浩劫里逃到另一场浩劫里,可被理解成作者视点的男主角显然是以历史幸存者的身份和重访历史的姿态,在这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大河里作着一种搜寻工作。在异乡人抑或新移民的指引和推动下,他最终看到了一种狂热而混乱的文化景观。对于这个传统的中国男人来说,那个崇拜男性阳具的世界令他感到惊恐和不适。直到他完全从那种梦幻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他才真正跟过去建立了联系。然而这对夫妻也完全明白,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于是便把故乡描绘成了一个似有还无的梦。信则有,不信则无。毕竟,人生就像一场虚实交织真假难辨的戏。
《爱在别乡的季节》是梁家辉封神之作,胜过他拍过的所有电影。可是太惨了。这个电影与《中国合伙人》有一点点点点相似,都反映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人怀揣美国梦前往异乡。可是,《中国合伙人》赢了,梁家辉和张曼玉则梦断纽约。因为他们没有谋生能力。在任何一个国度,没有谋生能力,都只能做砧板上待宰的鱼肉。张曼玉从求学到堕落到偷盗到精神分裂,梁家辉从人民教师到偷渡客到皮条客到快递员,无不是为了一餐一宿而折腰。电影最后,梁家辉找到了心心念念的妻子,可是张曼玉只给了他短时间的温存,很快就翻脸不认人,甚至亲手捅死了他。那是她已经疯了。饥饿、困窘、孤独、欺凌、贫贱、压迫如一只只猛兽,早将她的良知撕成碎片。她以出卖身体和诈骗他人为生,已经是行尸走肉了。
还不错,主要是Maggie 在片中有脱胎换骨一样的变化,比不脱袜的人简直是两个人,我觉得不是演技,就是人成熟了,一下子不一样了。片中大陆纽约都是实景拍摄,粗糙而有质感。前三分之二公路片一样的情节,女仔居然比梁家辉还放松自然。特殊年代的政治批判色彩,其实比当时的省港旗兵之类的还算客气,结尾糟糕,过度的戏剧化冲淡了人物内在的悲剧性,不过对香港导演要求还是不能太过分。难免和秋天童话少女小渔之类的进行比较,这个还是特色鲜明的,最有批判性的一个
竟然之前一直没看过这部1990年的《爱在别乡的季节》,这当然不是一部《广州人在纽约》,而更像是《甜蜜蜜》的冷酷“先烈”版本,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这对男女不需要借助中国香港来当成跳板,不管是地域文化或心态层面。不只如此,编导更尽可能的简化美国的文化符号,也没有通常的华人黑帮元素,于是本片中的纽约在这样的大刀阔斧下,成了另一个“水深火热”的所在……本片编剧方令正无疑是位大被低估的电影人,倘若他没有“嫁”给导演罗卓瑶的话,成就应该会大很多。毕竟他的《唐朝豪放女》足以让其它唐朝电影,变得就跟在冷库里冻了许久的肥猪肉一般。
片头陈达的《思想起》一弹唱起来,眼泪就扑簇簇地掉下来了。这首真的太适合代表早期一代移民漂泊海外努力扎根的生活了。另外一处打动我的地方是夫妻俩多次签证失败后再次来面签时,工作人员问了一句:你生孩子是为了签证吗? 然后李红沉默,镜头推开留白。这个问题的劲儿太大了,把人被命运的窘境逼出来的那种带着怯懦的投机心态表现得太好了。怎么会不是呢,怎么能面对呢,怎么好承认呢。再有就是两次“你千万不要回来”,一次是南生在信里写给独自在陌生凶险的环境谋生活的李红的,一次是南生困在美国潦倒不堪时从国际电话中听到的父母的嘱托。电影只呈现了第二个场景里南生当时的无奈和绝望,但这一幕无疑间接却更直观地让李红的痛苦血淋淋地跳到眼前。刚想着美国的那些混乱是不是夸张了,就惊觉诶这些情景其实不就是异乡人的为所应为和出租车司机吗
冷门的佳作,甜蜜蜜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特殊年代下的出国潮,为了幻想中大洋彼岸更好的生活,一波又一波的颠沛流离,像极了打蛇里那些可怜的男男女女,变的只是年代和地点,不变的是同样漂泊苦难的命运,罗卓瑶的镜头相当冷冽犀利,暗色调和冷色调的运用,加上哭丧一般的闽南语歌谣,构成了整片了无生机的感受,家乡是落后的,但他乡也只能委身在破败不堪的逼仄,没有爱,连仅有的思念,最终也会被剥夺,梁家辉真是香港最适合演大陆人的男演员,老玉戏份不多,但足够深刻。
“你还有一点时间,快去找你的林肯太太吧!” 爱在别乡的季节抑或是爱消失在别乡的季节?人在离去后就难以回来了,季节轮换,感情也一样在轮转。/ 罗卓瑶是香港导演里少被提及的一位,她和丈夫方令正的配搭蛮好的,一个负责导一个负责编,很喜欢她的《秋月》和方令正导的那部《唐朝豪放女》。/ 印象中的香港电影里有蛮多非法移民的题材,这部近乎公路片的拍法,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青春女配角文希莲,少女果敢,喜欢这种性格。其他人物则细节欠奉,导演和编剧对大陆出身的人物的描写有点符号化,到美国之后的时间线则有点跳,结尾称得上是惊悚,比较少见的血腥处理。(孤陋寡闻的我完全不知道张曼玉和梁家辉演过这样的电影,以前电视台也从未播过,这类题材老是重播张婉婷的《秋天的童话》,大众果然是更喜欢童话啊。
是香港能拍出的文艺片。惊险片形式表现大陆人偷渡寻妻 串起无数符号,一路被骗被偷被欺负 历经千辛万苦踏破铁鞋无觅处 妻子却已精神分裂 恩爱一场后被发疯的妻子刺死。巧合煽情被推到极致,当所有倒霉事发生在一人身上,苦难便成为视觉奇观,唯有低层次的官能刺激可谈。视点有趣,香港人拍大陆人在美国,还涉及台湾人闲话大陆人,加上89背景,无怪梁家辉话金马影帝“因表现大陆人丑陋落后而得”。最有看点的是演员,但两位演技后来日趋精进,这里绝非最佳,甚至还有很重的表演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