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шик-Кериб
(1988)
评分:8.1
导演:谢尔盖·帕拉杰诺夫 / 多多·阿巴希泽
编剧:Gia Badridze / 米哈伊尔·莱蒙托夫
主演:Yuri Mgoyan / 索菲柯·齐阿乌列里 / 拉马兹·迟希克瓦泽 / 康斯坦丁·斯捷潘科夫 等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73分钟
地区:苏联
语言:阿塞拜疆语 / 格鲁吉亚语 / 俄语
别名:历劫鸳鸯(港) / The Hoary Legends of the Caucasus / The Lovelorn Minstrel / Ashugi Qaribi / Ashug Karibi / Ashik Kerib / აშიკ-ქერიბი
上映时间:1988-10-01(纽约电影节)
IMDb:tt0094681
《吟游诗人》电影简介
谢尔盖·帕拉杰诺夫,1924年生于前苏联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父母都是亚美尼亚人。从小就显示出他对色彩的敏感和天神一般的绘画天赋。除了绘画,从小他就对电影和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1945年,他21岁,求学莫斯科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进入俄罗斯电影学院(VGIK)导演系学习拍片。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著名电影学校,为欧洲大陆贡献了大批电影大师。之后成为老师杜甫仁科的助手,杜甫仁科是苏联诗电影的祖先,塔尔科夫斯基和帕拉杰诺夫都得益于他的教诲。
根据俄罗斯作家莱蒙托夫的故事改编。一个游吟诗人在路途上花了一千个白天和黑夜,随时随地尽其所能为人们带来快乐。他的流动的生活方式看似毫无目的,其实不然。他希望在一千个日日夜夜之后,能够挣到足够的钱举办婚礼......如果新娘还在等他的话。
Wandering minstrel Ashik Kerib falls in love with a rich merchant''s daughter, but is spurned by her father and forced to roam the world for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s - but not before he''s got the daughter to promise not to marry till his return. It''s told in typical Paradjanov style, in a series of visually ravishing ''tableaux vivants'' overlaid with Turkish and Azerbaijani folksongs.
《吟游诗人》演员表
索菲柯·齐阿乌列里 Sofiko Chiaureli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石榴的颜色 / 吟游诗人 / 苏拉姆城堡的传说
拉马兹·迟希克瓦泽 Ramaz Chkhikvadze 演员 Actor 代表作:吟游诗人 / 愿望树 / 祈祷
康斯坦丁·斯捷潘科夫 Konstantin Stepankov 演员 Actor 代表作:莫斯科保卫战 / 吟游诗人 / 牛虻
多多·阿巴希泽 Dodo Abashidze 演员 Actor/Actress 代表作:吟游诗人 / 皮罗斯马尼 / 苏拉姆城堡的传说
《吟游诗人》电影评论
那啥来说,他是一个非常写实的东西。非常非常写实。他不像黑泽明梦这些人,在讲这个人间之外的世界。他就是在讲本地球本地真人真事,而且非常认真的讲。你不管他用什么方法在写,但是他真的是真诚的再给你写真人真事!完全写实的事情。完全不给你来虚的。我在考虑他的制作方法,哇塞也可能就是记录的形式,可能不是编排出来的。真实的就是那样发生的。印象深的有两地方,一是镜头忽然逐渐虚焦,跑到一棵树上去,这个真是要排练好几遍。另一个就是人们在那里躲着。小门外边有马不断跑过。还有估计很多拍壁画的作者,都是学谢总的!谢总牛,我服了!服了!
任何一位能拍出这样富于民族、宗教内容画面拥有瑰丽色彩的电影作品,都足以傲视群雄,但是跟导演的巅峰之作石榴的颜色相比,就还差一口气!整部片子像一幅幅细密画,只有方寸大小,更多的内容在画面之外。有无数惊艳的画面,众人眼睛遮盖跟着音乐声走、白衣老者骑着白马让诗人赶紧回家,母亲意识到儿子还活着时突然复明,诗人与姑娘色彩鲜艳画面繁复的片段。这部片子藉由吟游诗人在外面1000天的经历最后信守诺言回到家乡迎娶自己心爱女孩的经历与遭遇,实际上是讲自己、塔可夫斯基这样的天才艺术家,半生被迫漂泊、被人陷害,同时也有人坚信他们、呵护着他们!开篇的婚礼片段和最后婚礼如期举行,何尝不是导演的一种希望,我们最终能够与爱人、心爱的在一起呢!连心眉确实让人看着别扭,心上人爸爸那个丑角真的好漫画化啊,感觉是在讽刺zf官员吧!
许多年后二次重看。虽然没有弄清楚格鲁吉亚就是前苏联,虽然那些色彩的冲击不比第一次惊艳到我,虽然导演讲述的独特方式也没有第一次的欣喜。但是看到男主角为病逝的客人葬礼悲痛的替他安葬,怀抱泥土这样的细节却有读到一些新的体会。不是生意不是金钱势力,是人的善良本性。片中男女主角一千日的约定,虽然无法实现。到最后人类构造幻想的能力,在他们的创作中以另一方式在别的时空实现了。这就是神话传说,魔法之所以存在的力量吧。
观众习惯于那种提供清晰、确定的结尾的电影,但一部具有诗歌精髓的电影有一定的模棱两可性,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观看方式。它允许幻想进入,在观众的想象中发展,引发各种诠释。诗歌要求我们把主观感觉和想法与纸面上的感觉和想法结合起来以发现它的意义,这意味着我们的理解是非常个人化的。要不是有潜意识,大部分我们认为是艺术的东西都不会成功。一首诗字里行间发生的事情只在一个地方存在:我们的脑海里。电影为什么不可以同样如此?电影为何不能像诗、抽象画或乐曲
,帕拉杰诺夫致敬塔可夫斯基之作。人物的情态、遇事的反应不是日常的灵敏柔软,而是宗教仪式化的,以肢体动作展现。人物说话、哭泣都不动嘴,声音没有远近之分,偶尔与动作不同步。配乐很棒,几乎笼罩全篇,帕拉杰诺夫连弦乐器的调音都能用好(同《石榴的颜色》诗人与皇后一段)。故事虽然简单,但帕拉杰诺夫的“讲法”如那个遥远的世界般无可替代。倾撒米粒、鱼儿扑腾、掀起头纱、石榴如血、片段重播同《石》。结尾的悠长钟声里,鸽子静静站在摄影机上,恍若老塔再现。
【少10分钟】没有翻译,所以对我来说,这部“诗电影”意外地回归了电影“观看”的本质。胶片独特的高清颜色分辨率,让画面浓郁而干净,辅以破碎的叙事,犹如一场梦。不过由此也发现,谢尔盖的片子叙事真的不行,光看画面几乎看不懂讲了什么故事,可能这也是“诗电影”的通病。本片感觉上是《石榴的颜色》的续作,固定镜头相对少了一些。听说是为致敬塔可夫斯基而拍摄的,或许美术馆/博物馆更适合它。
8/10。影片从波斯细密画中汲取灵感,第一组镜头就是以细密画男女肖像为开场,女主角煞白的面孔和连心眉,皆令人想起传统的波斯服饰。画面中的物体也有意违反近大远小的透视法则,有一个镜头中男主角跪拜在城堡的微缩景观前面,对称的尖塔旁立着两名吹海螺的白衣人,这个把人物安排在一个平面内的正面镜头和圣像画比较类似,而峡谷内一个瓷瓶长达数分钟的画面,双头旋转的布老虎偶戏等蕴含神秘性的绘画影像,把观众代入故事所创造的神话想象中。吟游诗人为远方带去音乐和欢乐,内心却装满故乡和爱情,奸诈的情敌把他骗到广阔的河中,骗走其衣服带回去散布他死亡的谣言,善良的村民则留下衣服、告诫他受到洗礼的萨兹琴不要离手,终获神明的帮助冲出困境,联系结尾降落在摄影机上的白鸽(献给老塔),苏联流亡导演的苦难、祈祷救赎不就是吟游诗人的写照么。
象征与隐喻已经登峰造极。石榴由白色变成黑色象征着人内心的绝望,又在婚礼后变成纯洁的白色。白鸽象征着爱情,在要嫁给别人后变成了黑色。飞蓬象征着诗人的漂泊无依……依然用诗人的一生隐喻导演的一生:和女主分离对应着导演的第一次爱情悲剧,诗人漂泊无依对应着导演被放逐到边疆。那个用枪逼诗人向全世界歌颂他伟大的国王明显在影射当时的创作环境,但是诗人(导演)依然拒绝向他低头,只为贫苦人民创作。手镣脚铐代表了导演因此锒铛入狱。布丹人给诗人穿上的环甲象征着当时的体制,严苛的体制让诗人(导演)根本无法创作。最后导演竟然被认定为敌人。大胡子国王代表着某位慈父,处决女仆影射了大清xi运动。女主也象征着民族、电影,是导演心中最美好的东西,所以他可以创造奇迹飞往她的身边。最后导演用摄影机代表老塔,通过放飞白鸽向他致敬。
这部和《被遗忘的祖先的阴影》,是帕拉杰诺夫作品中相对容易理解的。这是一个穆斯林游吟诗人的故事,但背景音乐有用教堂里的音乐,导演本人信仰的则是东正教。这块土地真不可思议。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基督教文明能够追溯到四世纪,它们是欧洲最早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比拜占庭帝国的建立都要早。但它们却是处于穆斯林文化圈内。帕拉杰诺夫第一位妻子是鞑靼人,由伊斯兰教改信东正教,被同胞杀害。而他请来为电影配乐的是阿塞拜疆的音乐家(想到最近两国冲突)。艺术家真是要有足够开放的心灵,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挂毯上中世纪爱尔兰手抄本一样精美的图案+彩色玻璃+波斯细密画+庞贝四种风格壁画+原始洞窟壁画+弗里达标志性的眉毛……仅仅从形式上就产生了强烈美感,所以没有字幕也看的很开心,如果拉斐尔前派的几位(尤其是罗塞蒂和他的小伙伴莫里斯、伯恩琼斯)看到一定会喜欢,并且看完可能会更坚定“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石榴,白鸽,羊群,宗教色彩浓郁,需要继续学习图像学再来看帕拉杰诺夫的电影。
我的鸽子,我的佳偶。可你只带来了玫瑰花瓣。母亲看不见时银幕就模糊了。吟游诗人永远在途中。阳台上的激情。红布即血液。圣格奥尔基屠龙。恶灵退去吧。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纪念新郎的父亲老塔。大一时无能接受的风格如今看到却颇有兴致。可以被视为东方传说的样本。电影语言表述上的高度自觉和严格限定。不仅应该探讨各种现实性,也应探讨各种可能性,才能丰富和提高历史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