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elluloid Closet
(1995)
评分:8.8
导演:罗伯·爱泼斯坦 / 杰弗里·弗里德曼
编剧:Vito Russo / 罗伯·爱泼斯坦 / 杰弗里·弗里德曼 / 沙朗·伍德 / 阿米斯特德·莫潘
主演:汤姆·汉克斯 / 乌比·戈德堡 / 哈维·费斯特恩 / 苏珊·萨兰登 等
类型:纪录片 / 同性 / 历史
片长:102 分钟
地区:法国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语言:英语
别名:胶片密柜 / 电影中的同志 / 赛璐璐衣柜:电影中的同性恋 / 边个系,边个唔系?
上映时间:1995-09-13(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0112651
《赛璐路壁橱》演员表
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自己 self 代表作:阿甘正传 / 猫鼠游戏 / 拯救大兵瑞恩
乌比·戈德堡 Whoopi Goldberg 自己 self 代表作:狮子王 / 玩具总动员3 / 人鬼情未了
哈维·费斯特恩 Harvey Fierstein 自己 self 代表作:独立日 / 花木兰 / 老爸老妈的浪漫史 第五季
苏珊·萨兰登 Susan Sarandon 自己 self 代表作:云图 / 末路狂花 / 老友记 第七季
雪莉·麦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 自己 self 代表作:白日梦想家 / 情人节 / 唐顿庄园 第三季
托尼·柯蒂斯 Tony Curtis 自己 self 代表作:热情如火 / 罗斯玛丽的婴儿 / 斯巴达克斯
戈尔·维达尔 Gore Vidal 自己 self 代表作:千钧一发 / 宾虚 / 罗马帝国艳情史
杰伊·普莱森·艾伦 Jay Presson Allen 自己 Self 代表作:艳贼 / 歌厅 / 蝇王
阿米斯特德·莫潘 Armistead Maupin 自己 Self 代表作:欢乐一家亲 第一季 / 从暗到明:电视与彩虹史 / 赛璐路壁橱
Daniel Melnick Daniel Melnick 自己 Self 代表作:笨贼妙探 / 爵士春秋 / 赛璐路壁橱
哈利·哈姆林 Harry Hamlin 自己 Self 代表作:广告狂人 第七季 / 美眉校探 第一季 / 夺命岛
法利·格兰杰 Farley Granger 自己 Self 代表作:夺魂索 / 火车怪客 / 赛璐路壁橱
Richard Dyer Richard Dyer 自己 Self 代表作:赛璐路壁橱 / 奇迹制造者
亚瑟·劳伦特斯 Arthur Laurents 自己 Self 代表作:夺魂索 / 西区故事 / 西区故事
Tyrell Davis Tyrell Davis 自己 Self 代表作:赛璐路壁橱 / 客厅、卧室和洗澡 / 她是野蛮人
马尔特·克劳利 Mart Crowley 自己 Self 代表作:乐队男孩 / 赛璐路壁橱 / 乐队男孩
昆廷·克里斯普 Quentin Crisp 自己 Self 代表作:费城故事 / 奥兰多 / 赛璐路壁橱
保罗·鲁德尼克 Paul Rudnick 自己 Self 代表作:亚当斯一家的价值观 / 复制娇妻 / 赛璐路壁橱
莉莉·汤姆林 Lily Tomlin 自己 Self 代表作:蜘蛛侠:平行宇宙 / 崖上的波妞 / 绝望主妇 第五季
安东尼奥·法加斯 Antonio Fargas 自己 Self 代表作:辛普森一家 第一季 / 终极细胞战 / 天际浩劫2
约翰·施莱辛格 John Schlesinger 自己 Self 代表作:午夜牛郎 / 赛璐路壁橱 / 亲爱的
Susie Bright Susie Bright 自己 Self 代表作:赛璐路壁橱 / G点 / 处女机器
罗恩·内斯万尼尔 Ron Nyswaner 自己 Self 代表作:面纱 / 费城故事 / 迷恋荷尔蒙
《赛璐路壁橱》电影评论
看完以后想起一个可能有点偏差的印象:《天使在美国》的男主角一开始被设置为sissy,大概是出于想纠正这种刻板印象,04年的电视剧里的主演变成了一个阳刚小伙;但是到了最新的舞台剧里,他又重新变成了sissy。这是一个好的标志,表明拍摄的社会不仅更接受gay people,而且愿意为sissy去污名化。但愿所有的社会都有这样好的趋势。
美中不足是对hiv大爆发几乎没有着笔,以及编排的脉络到最后一部分有些混乱。几个直人演员都表达出了足够的包容、智慧和友同;性少数剧作家、制片人等也能让大家得出”这个工业还是能容纳有才华的性少数“的想法,虽然显然还不够,其中几个的个人经历非常有趣,混杂着跨掉的一代、嬉皮士一代成长起来的迷影精神的lgbtq。最后还要提及放映现场,基本为直人影迷朋友,映后讨论过快地偏移到与电影无关联的其他性别议题上,听的不是滋味。lgbt正如房间里的大象,在讨论中也被进一步无视,但又能怪罪什么呢,让主流群体认知到性少数的合理存在并包容已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了。
《下一站格林威治村》的演员的那段话“我觉得描写一个黑人同性恋相较于描写一个白人同性恋比较不会引起一般人的反感…就好像用情景喜剧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的生活,相较于用正剧来表现,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即使是同样被歧视,也有一些人遭遇更多层面的别歧视,高墙太多,去撞高墙的鸡蛋太少,更多的鸡蛋,沦为食物。
对初期lg群体荧幕表达的总结,或许今天看来比较片面化,对比彩虹与电视史,和历史事件结合的并不算很多,但赛璐路壁橱确实给我们窥探电影行业中性少数群体的曲折发展提供了一个窗口,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在它想当然的用充满希望结尾时,也正视了在时代背景下的诸多挑战,如果说,赛璐路壁橱告诉我们,一部分性少数在电影上获得了有一些力量的话语权,其后的20年内,我们看到的lgbtq依旧在荧幕上做话语权的尝试,这种延续性是记录片要保证的。
主要介绍了好莱坞电影中的同志形象,从受到审查、作为笑料,到被呈现为受害者、凶手等刻板印象,最终得以呈现同志的爱与性,基本随着时间不断进步。在本片之后又出现了更多同志电影,希望能看到在时间和地域上扩展的介绍,毕竟好莱坞面向大众的电影只是电影中的一部分。个人印象最深的几点:审查时代隐晦的同志情节与现在部分商业电影中的同性情节,同样要求观众与制作方之间达成某种默契;女同性恋的裸露和性爱镜头相比男同性恋的更容易被接受,一方面受众可能更多针对异性恋男性(女同是非常受欢迎的porn题材),另一方面男性气质排斥情感;性倒错仍然被视为禁忌,可以看到跨性别比同性恋受到更多的歧视,目前关于跨性别的影视作品也有更多过度美化或刻板印象的成分,甚至依然被作为笑料(关于喜剧的主题和尺度是另一个问题了)。
胶片出柜记,趣味性十足的“酷儿”纪录片,嬉笑之余也别有看点。跨越电影超百年历史,涵盖酷儿电影伴随影史的百年发展路,从19世纪末电影的兴起到好莱坞“电影制作守则”时期,再到90年代“新酷儿电影”,不单局限于美国——英国同时期影片横向对比讨论。不同电影混剪,多位相关电影人现身说法,电影片段与访谈内容完美契合,一种对酷儿电影详尽的艺术性解读。
影片开宗明义一句话:“好莱坞是最大的迷思制造者。”迷思,即myth,即神话。当年在海斯法典严酷的剪刀下好莱坞那帮人都能在银幕上偷梁换柱,旁敲gay(同志)侧击gay(快乐),那么,等到后海斯法典时代好莱坞这帮人在银幕上左手骄傲右手快乐只能说是水到渠成而已。但迷思就是迷思,神话就是神话,片尾的乐观不要太匆忙,银幕之下、好莱坞之外,现实世界的gay总要打个折扣。
非常好看。从早期电影描绘的“娘娘腔”这一刻板印象,到严格审查时期LGBT观众不得不在银幕上寻找有关自身群体的暗语,到审查松动时期常常化为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形象,再到后来逐渐正面化的角色,这部纪录片不仅记录了同性恋电影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主流文化对LGBT群体认识的不断变化。当然也收获了一系列片单待补。
看过里面提到电影的不少,但还有不少没看过。一个好莱坞电影里同志形象的梳理,从一开始的嘲弄,到晦涩的提及,到正面展示但全都是没有好下场,再到开始展现真实生活状态,但大多都是自我否定,最后才慢慢积极正面起来。以及最近几年真正有点变成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反观现在国内,曾经还算到过“全都没有好下场”,现在又倒退回“晦涩的提及”阶段了。
好莱坞百年性少数群体变迁史,lgbtq群体从只能隐晦地出现在字里行间变成了在荧幕上真正亮相,在文艺舞台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他们变得可供思考和讨论,《虎口巡航》里发生过的事情永远不会在现实中上演,推翻海斯法典并不是电影界的革命,也是全世界人民面对性少数群体时的思想变革,这是全人类的成功。
从默片时代纯真自然的同性之情,取悦观众的幽默载体亦或刻板的“娘娘腔”塑造,到海斯法典推行后大多数表达不得不更加隐晦或面临删减,再到审查松动后真正直面这一群体的存在和荧幕上的艺术表达,当然还有与之伴随的侮辱恐吓乃至暴力,同性恋形象在好莱坞电影里从被边缘化到被反派化或悲剧命运化,再到艰难的自我审视和不以之为耻,长久的沉默终于打破,更多元的表达与呈现随之出现,纵然污名化的阴云始终还在,但电影作为影像艺术不仅记录着这一群体在荧幕上的形象变迁与反复,更为现实中的个体提供了一扇了解自我与他者的窗户,这是那些一直存在着的人们的故事。
在异性恋霸权和政策强压下行进着,从被忽视到刻意歪曲到正常叙述,同性恋角色映出其群体在当时社会中面临的偏见排挤及打压。现在能观看各种各样的同影少不了前人的努力,敬佩!摘抄喜欢的两句:"假装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不存在,是愚蠢的""不管在谁那里,爱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