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Year Earth Changed
(2021)
评分:9.2
导演:Tom Beard
主演:大卫·爱登堡 / Bhashkar Bara / Dulu Bora / Anshul Chopra 等
类型:纪录片
片长:48分钟
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别名:这一年,地球变得不一样(台)
上映时间:2021-04-16(美国)
IMDb:tt14372240
《地球改变之年》电影简介
大卫·爱登堡担任旁白的Apple TV+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The Year Earth Changed,暂译)释出正式预告!该片由汤姆·比尔德执导,镜头将对准疫情下的人类与野生动物,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大自然。该片将于4月16日播出。
《地球改变之年》电影评论
2020年,仿佛是地球被迫对人类做出的惩罚,疫情在全球人类肆虐,这让地球和其他物种得到了更多喘息的时间和空间,地球在做调节和平衡。人类活动被限制,噪音和空气环境污染大幅下降。海龟终于可以在沙滩上产卵;鲸可以更多地用声音交流,更好地用声波定位;母豹成功捕猎后可以更安全地呼唤幼崽们前来进食;企鹅可以更有效地把食物带回去给爱人们享用;梅花鹿可以回到一小块曾经的草地吃草而不是游客们的米糠饼干;濒危动物也可以增加繁殖机会;最震撼的是印度居民们终于发现,300公里外的喜马拉雅山一直就在眼前,只是30年来一直被雾霾所笼罩而无法看清…地球母亲已经向人类还原了一幅画卷,人类还请管住自己无知的大脑和犹如屠刀般的双手!!!
希望从中学到的,能得以被延续。感觉其实就是给了一个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的大型实验机会,感谢那些抓住了机会的人,去证明了观点和理论的真实性。讲句实话,对于不会欣赏和观察的大多数人来说,深入草原、雨林、大洋的体验并不是必须的,大部分时候其实你在镜头中看到的,会更加的清楚,就像所谓的现场演出和演唱会一样,除非是真爱,否则现场并不如转播来得更加的赏心悦目。希望将来的旅游业,会更多的关注环保,把它作为招牌去经营,希望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将便利和不负责任画等号。如果珍视自己的话,应该用真确的方法救救自己啊。
如果说这场已经持续了三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结束的疫情,除了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和带来巨大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之外,还有任何正面影响,那么本片可以提供一些答案。当人类不得不为地球按下暂停键时,饱受人类影响和损害的大自然以及大自然的生物终于难得的有了一个喘息之际,于是我们能看到这些可爱生物也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虽然疫情总会结束,人类终究会恢复之前的活动,但愿经过这次疫情,能让我们更爱自己,以及更爱这些地球上的邻居,更珍惜这个脆弱而多彩的世界。我们的一点小小的改变,足以让它们的生存环境得到巨大的改变。小猎豹的特写镜头萌翻了,让人无法抵挡的可爱,还有可爱的水豚幼崽,为小可爱们加一星。
不愧是BBC,偷换概念一流,在批判人类的进程上越走越远。人类的毒瘤,那肯定就是西方,最先发展工业革命,为经济侵害环境。现在发展的差不多,就开始批判发展,批判人类,以疫情为借口宣扬“人类是个大毒瘤,没有人类自然界就更好,所以你们都别发展了,你们再发展破坏环境就是违背道德”恶心至极。全片都在说疫情给自然界带来了更好的条件,没有对照组,没有具体数据。自然界的恢复跟属性根本不在疫情,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共同努力,他全盘否认了人类的功劳,唯独承认的,就是“幸亏你们疫情了,不出来霍霍自然了”。这个纪录片带有的主观政治色彩和目的太过浓烈,发达国家站在道德高度批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妄图谴责发展中国家,怎么不敢反思英国疫情之后自然环境的变化呢?然后批判英国呢?这和“中国吃肉蛋奶的导致巴西雨林的灭亡”有什么区别
自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或多或少让我们的生活甚至人生变得糟糕。这部纪录片似乎就是为了我们这些不如意的人得到些许安慰,告诉我们人类的lock down让大自然得到了它应有的喘息。最喜欢奈良小鹿和南非企鹅的片段,它们现在可以自由穿梭于曾经人潮拥挤的街道,自由觅食生存,不断繁衍。也很喜欢印度设置人象缓冲区的理念,我从这部片子学到一个新单词“coexist”,疫情有被彻底消灭的那一天,希望那时候我们能汲取现在lock down时期的经验,好好经营,与大自然继续coexist下去。
看完之后,感觉这个纪录片整个立意的重点并不是在指责人类对于自然的影响和破坏,而是更倾向于让人类反思,是否能换种方式和自然共处,共享生活吧。对于2020年的,无法用“2020年是人类的不幸,是自然的幸运”来概括,因为这两件事的对立,都是以付出生命为砝码,生命无法被比较,也不应该是作为一方得利一方受损的代价,不管是人类还是自然。所以看这部纪录片真的感觉非常矛盾,一方面是难过,因为太多人因为疫情失去生命,还有受到疫情影响的人。这次疫情是令人想到都会哀悼的事,生命的离去都太沉重了。另一方面是看到自然发生了好的变化。但是始终觉得,这不应该是被比较的,因为人和自然,本来就应该是和谐共处的,纪录片在传达的,也是人类可以和自然共处,只要人类愿意作出一些微小的改变,就像最后说的“夜晚封闭沙滩”一样……
抽空看了《地球改变之年》,真的是一部很不寻常的纪录片。讲疫情的纪录片往往从人类的视角出发,而这一部却是以动物的视角来看去年的疫情。动物繁衍得更好了,白天也能出没了,生存率暴增,达到过去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高度。最打动我的有几个情节,第一个是长期被雾霾掩盖的城市突然看见喜马拉雅山。第二个是海龟能去到海岸繁衍后代、猎豹不用担心游客的噪音影响到它呼喊儿女的叫声、抹香鲸在没有轮船噪音后能够跟更远地方的朋友交流了。第三个就是经过这一年,已经有些地方的人开始重新思考怎么跟动物相处,比如在森林缓冲带给大象种植食物而不是驱赶大象。我觉得疫情过后,我们是不是真的要重新审视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了?
2021-05-01想看。一次疫情,人类有多悲伤,动物就有多快乐。镜头没能很好的捕捉到自然的美减一星。看到非洲猎豹那b站弹幕上一群圣母小屁孩把我气笑了,嫌人类烦就自杀去,下辈子投胎当火星人去吧,那里人类一时半会儿还过不去。一边美滋滋的看人类拍的纪录片,一边咒骂人类,可真有你们的,一群不知好歹的混蛋玩意儿。还有金钱豹那里有人觉得人和动物是能和谐共处的。。。你不看看当时是好几个吓到不敢动的摄像师vs一头没那么饿的金钱豹吗?要是其中一个人吓得逃跑,你觉得金钱豹看见那个人跑得超级慢会不会去追啊?就是你们被惯坏了,丝毫不知道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希望世界上再无圣母。
没有把地球的深层次改变表现出来,只是拍了几组野生动物,在人类不干扰的情况下过的稍微好一点,说实话理由有点牵强。峨眉山的猴子吃不到饼干只能吃野果子了,疫情封锁的只是城市,农村该种地的还是要去种地,地里没有疫情。城市里本就不适合动物生存,农村里野地里山坡上没有什么变化。这些人花了时间精力金钱,只是想在疫情里博得大家的眼球,想让大家知道地球的变化,实际却没说出个什么变化,乏味而空洞。现在的主题不是保护环境,是恢复生产。我们人类饱受疮痍,死伤无数,如何能快速回到2018年,如何能避免全球动荡引发世界大战,如何能在下一次疫情到来的时候从容应对,才是我们当下最该考虑的问题。人与自然是该和谐发展,但是如果人没了,这个命题就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了。
许久没看自然纪录片了,那种治愈与美好的感觉还是那样真切,虽然只有短短不到五十分钟,但能够透过镜头看到一个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世界,人类在疫情下隐藏行迹,地球则缓缓开始呼吸,此时我们才会惊叹生灵的神秘,对栖息地的渴望,而我们已经霸占了太久……猴子,座头鲸,水豚,梅花鹿,企鹅,猎豹,大象,各种动物轮番上阵,拥抱自然与人类退潮过后的城市,这是奇妙而又生机勃勃的,很多时候人类只不过忽视了动物的需要,而动物只能回避与妥协,当这层束缚解开,一切都会焕然一新~风光很赞,景色绝美,空城的壮观与动物的格格不入,对冲中的可爱。爱登堡爷爷的旁白一如既往的棒!
这个纪录片的价值太高了切入角度:新冠疫情对人类造成集体性的侵害之时,竟就是地球上的各类生物喘息之时,人类活动长久深切地影响甚至迫害着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质量,造成物种多样性的削减和各类极端天气的频繁。新冠疫情全面封闭的这一整年,仿佛是一场全新的实验,没有人类干预打扰的情况下,短短一年时间内,竟然能产生这么广大而显著的变化是我怎么也没想到的。有好几个镜头真是又好笑又可悲,原本应可见的喜马拉雅山因常年空气污染而从未显其真容以至于人们不曾察觉原来它竟在身边,动物们自在坦荡地走在城市道路上公园里非常惬意,借这个难得的时期多加繁衍后代,人们得以重新思考人类与动植物大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意外的暂停期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如何与他们共存共享这个世界,尽量减少对他们的伤害
清晨听着鸟鸣看《地球改变的一年》收获许多治愈。疫情很糟,但跳出人类中心论的视角,于地球而言却未尝不是一次修复,于自然中千千万万远比人类存在时间更久的地球原住物种来说也未尝不是生命的再度蓬勃。人类活动的停摆给自然腾挪出空间,工业污染减少喜马拉雅山终于在碧蓝天空中显形,船只运输受限座头鲸的叫声取代轰隆的汽笛,京都梅花鹿自在地漫步街头,非洲猎豹母亲轻声唤幼崽的信号不再受到来往汽车马达的干扰。疫情给人类社会按下减速键,但如果跳脱出加速主义的叙事呢,跳脱出人类中心的论调呢,个体倒能在向内求中回归生命,人类倒能借此重新去反思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向自然索要太多,是不是是时候也该适度向后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