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est Beer Run Ever
(2022)
评分:7.8
导演:彼得·法雷里
编剧:彼得·法雷里 / 布莱恩·库瑞 / 皮特·琼斯
主演:扎克·埃夫隆 / 罗素·克劳 / 比尔·默瑞 / 凯尔·艾伦 等
类型:剧情 / 喜剧 / 战争
片长:126分钟
地区:美国
别名:在前线干杯 / 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 / 酒到前线探老友
上映时间:2022-09-10(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10268488
《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电影简介
该片编剧为法雷利和《绿皮书》的联合编剧Brian Currie及Pete Jones(《嘿咻卡》),改编自纪实书《The Greatest Beer Run Ever: A True Story of Friendship Stronger Than War》,讲述John "Chickie" Donohue的真实故事:越南战争时期的1967年,26岁的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成员Donohue从纽约出发,去越南寻找正在当兵的三个儿时好友,给他们送去啤酒。
《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电影评论
就算是一部反战的,企图揭露美军残忍行径的电影,也充斥一种强烈的美式自由主义思想,也许是我错了,一句对不起,一点点反思,然后继续目中无人的我行我素,他们的愚蠢,在旁观者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影片最大的败笔在于男主,就算这故事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但男主不知道是演技不行,还是接到的本子就是这样,简直蠢到极致,他并不是单纯,但是纯粹的愚蠢,这种愚蠢可能是为了对其后面重新认识战争进行对比,但前半程真的让观众很难看下去,那种愚蠢是跃出屏幕的,无法忽视的。
彼得法雷里继《绿皮书》又一部用轻佻口吻和戏谑态度探讨沉重的现实议题的力作。通过Chickie的小视角切入,窥探60年代越战时期的大全景:从国内到战场,从后方到前线,从士兵到媒体,从军方到民众。想法很好,故事也很动人,最后和《绿皮书》一样在愤怒中回归主流和安全的基调,注定无法和前辈们的越战电影并肩,但同样值得奥斯卡提名。扎克埃夫隆表演有突破,但剧本对人物的刻画略显肤浅。罗素克劳扮演的媒体记者在表演上更有分量。
居然在23年还能看到这么复古的电影,相比于当下电影讲究快节奏强冲突神转折的叙述风格,本片很有老片那种絮絮叨叨对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变化娓娓道来的风格。本片以一个并不聪明的普通人的视角去见证并反思一段历史,但是个人感觉,主角的选角和表演不太好,男主角长相的底子太聪明,表演又在蠢上用力过猛,而这个角色应该是一个老实单纯偶尔有些笨拙的人。其次,影片在冲突爆发时张力不足,导致在主角思想转化过程的刻画上还欠缺火候,主线剧情过半主角在思想上的变化几乎没有展现。不过影片这种复古的尝试还是值得表扬的,而这种润物无声的手法我觉得属于上乘技法,应当有更多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因为难度而被逐渐摒弃。同时,影片在主角固有思维大动摇的对话中,用的是短句而不是长篇大论,很有punchline的效果,值得学习。
老实讲 这种荒诞有趣的真实故事对我还是挺有吸引力的 但是就像热评说的“这片子放在过去四十年公映肯定很叫座”,确实是这样的,去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矛盾着实影响到我们平民,至少我们真的意识到我们眼前所谓的和平不过也可能是一眼幻梦,和平年代的任何一场矛盾受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交战双方。在此时期出现的本片,所采用的喜剧的形式势必会造成一定不适,即便它是真实故事。而从艺术角度来讲,节奏挺好的,可以看出一定的导演水平,其他感觉无功无过吧。不过最后男主送还项链的哭戏挺不错的,真的让我感觉到了男主的愧疚
士兵们拿起枪走上前线,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就是政客的枪。记者端起照相机一顿拍摄,他们不知道的是传播的真相也可能就是政客伪造的。远在美利坚的民众在自豪着,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感受也是政客赋予的。只有当一切亲眼看到,用脚逃命,在战地抱头鼠窜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有多么虚假,战争有多么可怕。埃夫隆的眼神太棒了,一开始闪着亮光,后面的茫然无措,心灵被狠狠的撞击了好多好多下。反战永远不会过时,因为战争至今依然存在!
本片的导演也是《绿皮书》的导演,故事同《绿皮书》一样工整,但始终躲在安全区内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小设计,比如越南人奥克拉荷马的角色设计,小女孩看到奇基时的恐惧眼神等还是会打动观众的,但是内里却始终没有将反战或者真相的质询做出来,20-90分钟段的故事看起来真的沦为一场没有残酷与血腥的战场之旅,直到90分钟以后战争的场面才显露一点出来,随后的奇基的反思与改变也是一带而过,甚至在他亲历西贡一夜之间成为废墟的现场后,见到Rick,竟然说的还是那套你为我们大家做出了贡献,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之类先前的话,又把人物的层次拉回到故事开头了,算是剧作中的一大败笔吧。
看完我又要赞美漂亮国的电影了。戏谑荒诞的外表下是真实的历史故事,幸运中又充满着不幸,一路的啤酒送达带来的是反战和思考。你不是正义的那一方,你带来的都是伤害。视听语言和完整程度依然突显了好莱坞工业化程度之高,扎克埃夫隆已经成长成独当一面的实力派了。罗素克劳变得这么胖没想到。最后老哥几个的照片看这个很感动,大家都好好的一直变老再结伴走掉。chikie的存在代表着纯真善良和勇敢,这样的人当上纽约立法主任才是对的,这样的故事也许也只有发生在那里。
美国佬打赢了一次二战,在外交、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上都取得了一本万利的胜利,这可能就让美国佬有了路径依赖,以为打仗不仅仅是可以盈利的路径甚至还是唯一的路径。而随着他们打的仗越来越多,能从二战中吸取的有益经验就会越来越少,因为像那种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在一起打的正邪分明势力分明的战争已经不多了。给前线送啤酒这个傻又招人烦但是又挺可爱的行为本身就是越战高潮期时美国内部分裂的一个角度新颖而巧妙的缩影,影片中的多次争论就说明新老一代、在前线的人和在后方的人之间是无法互相理解的。打仗真的是件造孽的事,从战争中获利太多反而不一定是件好事。不过影片的基调还是温和的,看完以后,确实很想来瓶蓝带啤酒。
本来是三颗星的,结尾告诉我是真人真事改编又补了一颗星。男主已经完全看不到青春年少时候的样子了。片子是很明显的美式反越战题材,男主是我见过「最容易被激将法激到的人」,放在现场里,有一种不合时宜的天真,但是当他穿越战场,亲历枪林弹雨和死亡,再次回到纽约,已经是不一样的他了。有很多的角度可以体悟这部影片,战争角度,历史角度,媒体角度。政府是会犯错的,重要的是有没有空间让人发出声音。里面记者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真相是不会伤害民众的,谎言才会。用带有浪漫色彩的故事,和美好的影音手段,讲述战争,男主其实有一点工具人,但是历史的车轮之下,谁又不是工具人呢。
无功无过的主流价值糖水片,《有史以来最棒的啤酒运送》讲得是战争思辨,是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作为旁观者,公民的认知局限。由真实事件改编,在越战背景下,是非常新颖的观看视角,也是难以杜撰的角度。也是事实的背书,让观众对这段奇特旅程有了信念感。但是,之所以称为糖水片,就是彼得·法雷里在将这段故事重现的过程中,没有更多深层的可思考性。就是美式喜剧表层包装意识形态的产品,而这种好看却缺乏文本深度的创作,其实也是导演一贯的创作选择。但本片中对于个人,对于国家,对于舆论的反思显然有更多可以捕捉的空间。但他们都弱化成一趟关于朋友,关于正义,关于信念的送酒旅程了。
我真的好爱这个导演的风格,包括《绿皮书》,只是很遗憾没有从电影院看这个电影。反战是永远的主题,战争没有正确与否,只要是战场就有无谓的牺牲。《全金属外壳》讲述了人如何适应铁血战士的躯壳,这部影片通过看似荒谬又合情合理的人物行动带我们真正走上战场,以旁观者的角度反思战争。最后出现参照的真实的人时,最为感慨。最开头的镜头真的很不错,呼应主题。但是主题描写怎么说呢,略显单薄,主人公总是轻易逃脱,轻松却也少了些什么。总体音乐、色调、取景都很爱。
故事是越战背景下,一个纽约的喷子被喷子兄弟们怂恿着去越南,给前线的发小们送啤酒,家乡的味道。真人真事,结尾还有照片和当事人现在的合影。就如电影的说的,不担心你身体怎么样,担心你脑子。就算这兄弟脑子被酒泡了,还是做出了这件事,比怂恿他去,却呆在纽约的人强多了。至于反战还是反智就无所谓了,因为战争是别人在打,两杯啤酒下肚,跟着宣传导向骂骂敌人和反对战争的人就好,毕竟不耽误自己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