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coquille et le clergyman
(1928)
评分:7.9
导演:谢尔曼·杜拉克
编剧:安托南·阿尔托
主演:亚历克斯·阿林 / 吉妮卡·阿萨纳修 / Lucien Bataille
类型:短片 / 奇幻
片长:Germany: 41 分钟(restored version) / Argentina: 28 分钟
地区:法国
语言:无对白
别名:The Seashell and the Clergyman
上映时间:1928-02-16(法国)
IMDb:tt0017775
《贝壳与僧侣》电影简介
Obsessed with a general's woman, a clergyman has strange visions of death and lust, struggling against his own eroticism.
本片以超现实的手法刻画一个迷上将军妻子的牧师,身负神圣的职责却挣扎于对性的欲望,而产生奇异的幻想。因有损神职形象和反宗教崇拜倾向,被禁止公映。
《贝壳与僧侣》电影评论
超现实主义,阿尔托编剧。重要的是意象拼贴,相同意象有不同变体,被打散到全片中不断重现。遵循梦境逻辑其实就是在依附符号逻辑,一为隐喻一为换喻,如人—天—地—海的蒙太奇,将辽远和坚硬凝缩成欲望的溶洞之水,以唤起人内部的涌动感,其实可以感到视角在片内人物身上持续切换,只是偶尔愿意和观众交流(在最后),但那时累积的不确定性已经太多太多。“贝试图让它从其本身最隐秘的联合体中呈现一点神秘的东西。不能在它那里寻找这些事物中所不存在的逻辑和秩序,而应把它看成他们的本质的、自有的含义的展示,一种从内到外移动的内在含义。贝不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是演示一系列思想状态。”按:影像巫术啊“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对迄今受到忽视的某些联想形式这种超级形式的信仰,同时也是对梦想的万能与思想的不带偏见的活动的信仰”(第一次宣言)
牧师(僧侣)因为自己的身份,压抑了欲望,在不断迷乱跳动的镜头里追逐着“贝壳”,贝壳既是装葡萄酒的容器,也是男性对女性的渴望,而将军的破裂代表着对权力的反抗,不过讲真,那时候已经有非常牛逼的剧情电影了,这种意识流的探索现在看来都没什么意义,不如一条叫安达鲁的狗有意思。
2018-09-05,趴着走就老老实实趴着走,好端端又要吸血鬼一样追,真正的行者只能是小康。噫——又弄得都是番茄汁,贝壳太硬了,换面包!妹爱哥情重,呢句话系发嗡风。冇银点情重,唔通成世裤穿窿。梗系一水隔天涯,皆因水冇就涯穷。莫水得场梦,咪话妹佢阴功。麵包都几毫一件,唔通成世YAK西风。梗系一水隔天涯,皆因水满就唔同~
横跨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是一位一生坚持女性主义的叛逆女性热尔梅耶·迪拉克(Germaine Dulac)。她先提倡印象主义,后又主张将电影晋升到抽象及纯粹的领域。她用诗人阿尔托(Antonin Artaud)的剧本拍出了一部充满欲望及性压抑的电影《贝壳与僧侣》。摘自:《法国新浪潮》
对超现实的厌恶和对弗氏的厌恶一样多。已经习惯了最当代的形式内容温床,再让我通过虚焦,叠印去感受情绪真的做不到,到最后就变成一种单调的解码过程,而且对我而言,超现实去讲一些下沉的情感会比讲一些救赎更有说服力。然后就是说,可能作为开山之作的原因,我感觉印象主义的成分甚至比超现实成分更突出。最后就是说,配乐好听,将近结尾时妇人的脸裹着一层烛焰,好漂亮。
你看见什么便是什么。贝壳与少女是指一种欲望的象征。看到贝壳与少女共同站在一起的时候,联想到一幅世界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而维纳斯则对应的是希腊十二主神之一的阿芙洛狄忒。阿弗洛狄忒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爱情和性欲之神。僧侣日复一日的工作其实也说明宗教对人欲望的禁锢。而出现的穿着华丽的男人则是对权力的象征。因为他那锋利的刀锋其实就是对暴力和对权力的渴求以及他所认为获取权利的方式。僧侣是渴望通过一种暴力的方式去获得权利和爱情,但是这同时也是要爱情远离自己。在后面美女和将军逃走的画面其实是他的暴力让他们都想逃离他。这其实是暗喻着一种宗教对人本性的压抑,只会让人逃离。而后面的那个水中的谜底在我看来其实有点像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心理理论。其实是和当时弗洛伊德的心理理论流行有关。
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以我朴素的、生搬硬套的精神分析眼光来看,片中隐喻似乎有明确的指向性,僧侣/修士——欲望被道德(基督教义)和权力(神父)压制,成了一个吸血鬼式的邪恶人物;神父——权力的象征,宗教领袖,很明显他打扮得像个军事独裁者;贝壳——欲望的对象,贝壳文胸,被压抑的性欲;手——实现欲望的行动(抓胸,掐神父),最终把教父的头分成两半
有一本书上说,超现实主义电影没有完整的故事,但我觉得《贝壳与僧侣》超级完整,这个男人的潜意识经历了几个阶段:深藏于心的爱恋、军人精神上的威胁,与爱恋的揭露、对军人的仇视、对军人的仇视转为对女人的怨恨、对自我的怀疑、重拾所谓的道德又马上破灭,再次陷入现实的漩涡(或是说资本主义社会道德漩涡),叙事像一个圆,这个片子在我看来就是要通过潜意识展现欲望下的挣扎,不知道再怎么展现才能更完整了,反正我是很震撼,除此之外,象征、特技、节奏我也喜欢,最后,可以不叫贝壳与僧侣吗,还是说我对僧侣有什么误解?
达达主义反抗一切理性,隐隐走向虚无;超现实主义来自于达达主义,但是拥有自己的纲领。杜拉克和曼雷同属一时代,一国度,一思潮,作为第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其中精神分析的影子还是很直切的,译名中僧侣这个译法还是挺奇怪的,毕竟这个原文是Clergyman,法英语同型,神职者更好点。谢尔曼杜拉克在“电影俱乐部”中从“印象主义”到“先锋派”穿越到“超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时期,杜拉克提出“纯电影”的口号,《微笑的伯代夫人》开辟了电影对心理的和内心的描写手法;“先锋派”时期,杜拉克提出:“梦幻的境界——这是‘崇高’的电影领域”,反对叙事与情节,走向视觉交响乐;“超现实主义”时期,杜拉克以此片争先,用软焦距,晃动,叠印等技法凸显神职者性压抑下的弥狂态势,但比起弗洛伊德,我觉得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更适用此片
第一部超现实主义之作;贝壳是承载欲望的容器,以天然曲线和形状隐喻女性身体器官;意识流拼贴剪辑,杜拉克运用大量定格、叠画、失焦、变形镜头来展示超现实、荒诞和间离的性梦幻世界:倾斜的建筑、裂开的人脸、扼颈的双手、盛着倒影的贝壳;迷宫般的多重门掩映意识深处,一进一出的转换镜头暗示有与无;教袍过长的裙摆妨碍了追逐女人,寓意着宗教对性的压抑和阻碍;三个人物的身份不断模糊与融合,将军的脸破碎后变成僧侣,暗示宗教即强权,僧侣对女性超乎寻常的疯狂占有,甚至不惜毁灭,则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缺失的补足;配乐灵性好评。
杜拉克从印象派到抽象主义到超现实主义。这部真的蛮有意思的,和同时期其他超现实主义的片子一样带有很浓重的弗洛伊德色彩,大概本我自我超我、力比多,俄狄浦斯情节的概念片子都有运用。贝壳是欲望,将军是超我和规训,又是父亲的形象,将军的妻子应该也能看做是母亲的形象。不知道杜拉克童年时是不是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她的片子音乐和画面结合的都太好了,有种特别的韵律。抛开情节本身的宗教意味看,镜头里也隐隐有诗意和某种宗教性。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是女导演,我总归是有些偏爱她的,只觉得她在影视上的地位被低估太多了。
1、该片为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要早于路易斯·布努埃尔和萨尔瓦多·达利的《一条安德鲁狗》。2、超现实主义的成立标志为1924年安德烈·布勒东发表的一篇文章——《超现实主义宣言》,它受到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致力于“让思想如实地记录而不受理性监督,去摆脱美学和道德上的任何成见,以发现我们内心当中纯粹的精神自动性”。3、《贝壳与僧侣》讲述的是一位神职人员迷恋上了一位美丽的将军妻子,他陷入了狂热的、难以自拔的幻想当中,然而这种幻想却有损他的形象。影片将他挣扎、狂乱、分裂的心理,通过许多反常规的镜头展现了出来,比如叠印、晃动的镜头、将画面劈开等。通过视觉语言的大胆探索与呈现,探讨了人的深层欲望、潜意识、复杂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