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评分:7.4
导演:李红旗
编剧:李红旗
类型:剧情
片长:91分钟
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别名:Winter Vacation
上映时间:2010
IMDb:tt1701993
《寒假》电影简介
故事梗概
中国北方,冬天,内蒙古的一个小镇,九个少年,两个儿童,一群隐隐约约的成年人。这些无所事事的人,生活在那个沉闷的,似乎什么也不会发生的地方,最后,果然什么也没有发生。
导演阐述
如果把拍电影比喻成下棋,大多数人在做的是如何把每一步棋走得比别人高明,而我想做的是把棋子下到棋盘的外面。
导演简介
李红旗,1976年生于山东,1995年毕业于山东滨州教育学院美术系,1999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9年开始发表、出版小说及诗歌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幸运儿》、《我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诗集《临床经验》。
2004年导演剧情片处女作《好多大米》,获5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NETPAC奖。2008年完成第二部剧情片《黄金周》,获第52届伦敦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提名。2010年完成第三部剧情片《寒假》,获第63届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国际影评人奖、基督教联盟特别奖。
参展电影节
★洛迦诺电影节(世界首映) 获金豹奖、国际影评人奖、基督教联盟特别奖
★首尔数字电影节 获红变色龙奖 闭幕片
★北京独立影展 开幕片
★温哥华国际电影节“Brad Birarda and Rob Sali奖”提名影片
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李红旗 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李红旗
《寒假》电影评论
用非职业演员的电影很多,用到这么差的,这是第一个。用非专业演员是为了真实,这里却假得不行。所有人都像是提线木偶,像是早期动画里表情呆滞、肢体僵硬的卡通人物。背课文一样地背台词,有些台词是想幽默一下的,但效果全无。看过导演之前的纪录片和见面会,纪录片还算有点意思。
好看啊操,这种百无聊赖的傻逼日子我每次放假回老家不就这样嘛?傻坐着扯淡,整天想干空气,早恋和敲诈,这些都是小城里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用这种舞台化的表演生硬的台词直接就给抽象出来了。敲诈那场戏太好玩了,一块钱还要验验真假呢,在这里有些流程就是必须得来一套的。几乎像是大象席地而坐的荒诞版的姊妹篇。
全部台词都像是书面语从机器人的口中吐出,所有人物不论悲伤或者生气,语气和表情都似乎没有情绪的波动,虽然充满的荒诞感,但对我来说每个场景和情绪却都有一种真实感。白天人物出动,故事上演,而夜晚只有呓语般的歌声,这种失语和缺场,是否是因为人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更靠近真实的情绪,而这种真实的情绪,并不会受到周围人的在意,也从来不会被凝视。
不像是一部电影。三个“居然”:故意让少年念白式背台词,居然也真的做到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很抽离,很没逻辑,很刻意的情况下,导演居然对这个小镇及其人们的生存状态做出了某种精准的表达,而小镇不小啊;看来,让人们直接说出心里话(制造这部电影的特点,制造反其道而行之,制造赤裸就是制造幽默),让这个情况变为常态(在电影里),反而更能将社会中无所不在的失语状况摆上台面,所以,这是一部很不真实的电影,但这个特点,居然又让这部电影更接近真实了。
观影感受:导演把时间玩得很好,把观众拿捏的死死的。期待着有什么事情发生,后来真的等到了,但其实也不是什么令人期待的事情,这就非常生活了。观看和等待,你能感受到接二连三的无聊,而那些不这么有趣的事情也变得有意思起来,最后发现自己已经把片子看完了。《寒假》用一种跳出来的视角,为什么是跳出来,因为主角呆板的对话和没有感情、动作生硬的行为,让观众进入不到角色中,也就没有了共情一说,所以这个时候观众的意识就被角色排除在外,游离在灰色地带,既没有片中人物的情感来占据你的脑子,又因为在看影片,自己的意识活动没有像平常这么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你被剥离出来,影片在邀请你看时间——看时间如何流逝,看我们日常的行为到底怎么发生。
这是废话,是便秘,也是诗歌,我们的艺术就是这样一副德行。李红旗比耿军超前一个身位,他真的把棋子下到了棋盘的外面。假如你的思考时间要比别人慢十秒钟,才不会觉得这部电影有三个小时那么长。穷极无聊的寒假,大家聚在一起,所有人都不知道干嘛,但没有人抱怨,也没有人笑过。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人物僵硬的表皮下是辐射出的情感,从内容到语气上都拒绝口语化,因此这种表演方式和对白是适配的,诗意随之一点一点漫浸出来。
许久未见不装逼的国产片,初看不知所云却言之有物。大广角阴沉构图(酷似“监控”画面-共景监狱)震撼了看国产片以来我许久未乱的神经,拿“安德森式”调度来讨论李红旗我看是曲解了他的才华,政治、代际、留守老幼以及教育都成为本作环境上空的幽灵,悬置但无处不在。开场中央广播营造出了酷似贾樟柯经常使用的集权/个体的声景模样,这和结尾黑板上写着英文版“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却镜头给向学生乏味的脸并响起炸裂的左小诅咒形成了表达的闭环。寻常的中国乡土、青年、城市(例如胡波)的影像都能从这部片找出气质,但没有本片出色。冷幽默风格的台词很好的缝合上“麻木”的素人演员,而kappa、木头和草适时的出现为我们若隐若现勾勒了一个空荡压抑16:9尺寸的乡村空间想象。“活得不耐烦”那里真的把笑点和哲学讨论提升了一个层次。
“One Scene One Shot”的视觉框架更加凸显空间在场的规制,无论平面还是纵深、开放还是闭合,画面元素都被李红旗清楚地摆置各自的几何位置,再铺盖一层北方冬季特有的质地——光的明晰、雪的洁白、墙的黯淡,如画一般的图像既传递出生活的日常气息,又委身于意义的精巧结构。从老人到小孩、从老师到学生,似乎所有角色都受困于某种无形的庞大限制,都习惯于默不作声的简单相处而放弃沉思。从主题上看,现代社会的“有用性”要求化为宰制个体生活的“大他者”,根源于此的渴望和焦虑扩张了人和人之间的在场距离,正如那张构图异常的婚礼照片,新郎新娘分居于两个下角,惟留中部一堆乱糟糟的混沌。结尾段落,摄影机的视角再度回到学校教室,首先聚焦于一名俯伏在桌、梦醒之后的学生,好似告诉观众,所谓“寒假”真的只是一场梦而已。
情理之中的愤怒被包裹在内蒙冬天的寒冷中,动作、语言都被“冻僵了”,变得僵硬也因此更加荒诞,像考里斯马基,但相比考里斯马基又少一份温度,因而更让人会心一笑了。小说一样的台词被非职业演员机械地背出来竟然成为一种风格。后半段那支像呓语一样的歌用得太好了。
情理之中的愤怒被包裹在内蒙冬天的寒冷中,动作、话语都被“冻僵了”,变得僵硬也因此更加荒诞,像考里斯马基,但相比考里斯马基又少一份温度,因而更让人会心一笑了。小说一样的台词被非职业演员机械地背出来竟然成为一种风格。后半段那支像呓语一样的歌用得太好了。
之前我保有一种看法—如果允许电影的艺术价值完全脱离其技术含量,那么最终这个艺术会落入荒诞的境界,例如贴在墙上的香蕉,确实有趣,却是一种靠观众“想多”而支撑的艺术。但现在看着这部电影,我又觉得某些实验性创作中看起来的“没有技术含量”(比如一堆固定镜头),看起来的“枯燥无味”之中,充满了技术含量。整个电影节奏的把握,情绪的堆砌,空旷苍白缺乏生活感的美术置景,不合时宜的配乐和收得极度细腻的环境音,似乎都是故意为之的不经意,才能创造极其真实的空间感和时间流动感—同时又加上一点魔幻现实的荒诞不经。将观众抛到东北阴冷的小镇里,好像就搬了个沙发坐在那和一群同样不知所以的人一同等似乎无尽的时间过去。李红旗说电影若是棋,他想把每一步棋都走到棋局外面。从这个角度看,他做得非常好。
在远离伟大祖国心脏的边陲小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不到的角落,几个少年,几个中年人,几个老年人和几个儿童,在等待戈多。麻木,冷漠,衰败,颓废。没有活力,死气沉沉的人群、城市。固定机位,长镜头,非专业演员生硬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