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死刑
(1968)
评分:8.3
导演:大岛渚
编剧:田村孟 / 佐佐木守 / 深尾道典 / 大岛渚
主演:渡边文雄 / 佐藤庆 / 石堂淑朗 / 大岛渚 等
类型:喜剧 / 犯罪
片长:117分钟
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别名:Death by Hanging
上映时间:1968-02-03(日本)
IMDb:tt0063198
《绞死刑》电影简介
影片故事的原素材是在日朝鲜人李珍宇,在种族歧视之下,精神空想到变态地步。不仅歼杀两名年轻女子,而且把经历写成小说参加报社征文,甚至在杀人之后还用平静的声音打电话给报社。在被判死刑后,一名在日朝鲜女记者与他通信,希望唤起他的民族意识。影片基于这样一个现实事件,但情节又几乎出离了故事本身。
影片一开始就是突如其来的处决R氏,也没有解释原因。行刑之后R氏居然没有死,只是丧失记忆昏迷过去。执行死刑的一干人等决定先恢复他犯罪的意识,再执行第二次死刑。于是,一干人等当场扮演R氏身边的人物,试图唤醒R的记忆,甚至扮演R的教育部长把突然出现的姑娘杀了。被害姑娘苏醒后成了身穿朝鲜民族服装的中年妇女,被R唤作姐姐,并夸奖R的民族意识、责难日本帝国主义。影片后半部分描写了R的想象世界。死刑执行人们围坐着举行酒宴,R和女人躺在他们中间,两个人的谈话内容正是李珍宇与朝鲜女记者的通信内容。R恢复了记忆,但始终认为自己没有犯罪,检查官决定释放他。当R打开门的一瞬间,他似乎难以忍受外面的阳光。检查官指责他的无罪意识的空想性质,并把国家概念置于R氏的自由想象之上。最后,R氏返回站在绞刑台上。
这是大岛渚开创低成本剧情片电影——1000万日元电影的开山之作。
《绞死刑》演员表
渡边文雄 Fumio Watanabe 演员 Actor 代表作:赛文奥特曼 / 人证 / 青春残酷物语
佐藤庆 Kei Satô 演员 Actor 代表作:切腹 / 赌博默示录 / 怪谈
石堂淑朗 Toshirô Ishidô 演员 Actor 代表作:南极大冒险 / 雷欧奥特曼 / 泰罗奥特曼
大岛渚 Nagisa Ôshima 演员 Actor 代表作: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 感官世界 / 御法度
足立正生 Masao Adachi 演员 Actor 代表作:绞死刑 / 新宿小偷日记 / 芋虫
尹隆道 Do-yun Yu 演员 Actor (饰 R) 代表作:绞死刑
小山明子 Akiko Koyama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感官世界 / 爱的亡灵 / 少年
小松方正 Hôsei Komatsu 演员 Actor 代表作:再见箱舟 / 修罗雪姬 / 春琴抄
户浦六宏 Rokko Toura 演员 Actor 代表作: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 黑猫 / 日本最长的一天
樱井启子 Keiko Sakurai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绞死刑 / 被迫情死的日本之夏
《绞死刑》电影评论
纪实新闻素材改编,极其枯燥,如果说仅仅因为电影以中小学生的口吻粗浅的讨论了法律,死刑,民族主义,殖民主义,等等问题就说这是一部讽刺社会的好电影,那些人该补的不是电影相关的知识,而是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常识。卡夫卡式的异质语言,监控摄像头还原的纯粹事件,在中间部分发生了一个与电影互相融合的过程,并且愈发纠结在一起分不出彼此,大岛渚在中后段抓住了其中几种趋势,拍了一段我甚至觉得是即兴发挥的东西,越到最后特写越多,理念已经完全压倒连贯的影像,连同人物们嘴里说的“国家,民族”等等都成了一种奇特的东西一起消失在了最后一个镜头中。
日本式的表演是我一直不大能接受的,总有那种克制中流露着放荡,狂放又带着拘束,很拧巴的感觉。而且我看过的大部分日本表演都有这种倾向,可能这就属于日本的方法派表演吧。说回电影,教育部长,安全部长指向有些意思。棺材中的女人的情节,还没有完全理解。检察官无处不在,又一脸严肃从不缺席,可能就是某种超我的存在?大岛渚在这部部影片里想讨论的实在是太多,教育,国家,民族,无数暗喻明喻扑面而来,让我几次不得不暂停下来缓缓。
太强了!受尼采影响挺大的(日本警察将酒瓶绑在裆部的镜头象征了酒神精神的勃起)。电影同时在论述自己的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但其实大岛渚和三岛由纪夫一样,借助政治话题来表达后者——即美就是犯罪的实质,是超越禁忌的僭越行为。美,只有在想象与实践/行动合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实感本身。在电影中,直指犯罪。对于三岛由纪夫,则是切腹。两者的思想皆源于情欲幻想,继而演化为血色的自虐/虐杀实践。最后一个镜头堪称绝妙:R在绞绳上消失了,他是虚无的,正如他对于虚无世界本身的质疑。扮演各种身份以支撑表面和平的人们,相互道谢。而唯一的真实便是美(美即死),美是无罪的,“我无罪。”R这样宣说。日本人的思想还是有点极端了,过于否定现世的、日常的东西。足够纯粹,自恰,但我不能接受。以佛家的口径衡量,就是“偏空”。
作为戏剧来说够格,作为电影来说……呃,怎么,大岛渚除了意图重置现实与想象的边界之外,还想重构电影和戏剧之间的关系么?无聊归无聊,但奇怪也是真奇怪,。政治性的表层寓意讨论得够多了,那就讲讲影片里角色们的位置。非常有意思的是,除去被行刑的R外,每个人起初都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观看者,而意想不到的变化却把他们都变成了剧中的角色,R则暂时被悬置了。前半段,他的主体完全由参与表演的观众阐释。后半段,当他有了自主意识后,他和警卫与教育官们却构成了一种互相表演、互相凝视的观众/演员双重关系。即使是自始至终司马脸紧绷的完全观众检察官,最后也不得不参与表演,为故事作结。再次行刑,R的躯体消失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吊索,故事的因也由此被巧妙地否决了。原来一开始,主角就是银屏内外的观众们,而不是R。这个间离出神入化……
四星半,严格意义下的第一部ATG. 失去自我意识的罪犯变得温顺,头脑清醒的行刑者化身恶人,既然真实的案件被通过想象来演绎,那么幻想中的人与物也可成为现实; 一方面是国际法庭上模糊认罪的日本,另一方面是国家机器下被迫认罪的个人,影片通过超现实手段捋顺悖谬的情节逻辑,死刑和民族矛盾仅是引子,重点在于无形的体制压力与被视为原子化的他者的个体――稍为可惜的是其层次或许太过丰富而使些许论题一带而过,似乎不如精简而详述之. .好多演员都是松竹映画的熟面孔
60年代无疑是属于反叛者的时代,这部影片完美诠释了日本新浪潮的精髓所在,这种以纪实性手法引出超验观感,再通过媒介自反将叙事拉回到现实的纯粹影像属实过瘾。大岛渚的反叛是意识对于身体的反叛,是在自我否定的前提下被外力强制肯定自身归属性的无奈悲剧。他用一个看似充斥着左翼思潮的声明来表达更为深刻的哲学问题,从表面上揭露了在日朝鲜人的生活现状与不公待遇,也从一个帝国主义的视角出发对政治制度的形式提出了质疑与讽刺。绞死刑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将杀人这一行为合法化,而法是国家意识强加于个体意愿之上的规训手段,电影通过超现实手法将人的灵魂与肉体分离,从而将意识与身体分开进行审判,并在审判中进一步揭露了整套权利运行机制的荒谬与可笑,将无形的意识形态压迫落实到具有共性的R身上,最终以一个R的消失引申至我们所有R的失语
荒诞不经到“执法者”演绎犯罪过程,只为试图让“犯罪者”回忆起自己的罪过。看似可笑,但这一切的考虑皆是基于对法律和人类个体的极度尊重而来的,极具实验性、超现实主义,也非常乌托邦。这部电影以绞死刑为骨架,还原剧场激发的回忆为血肉,就如同死刑失败后失去自我意识的R一样。在无休止的监视下,再现自己犯罪的经过。所有的剧场皆为记忆服务,“灌输”给他,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犯罪者,以便再次施行死刑。就好像把那个罪恶的灵魂重新滋长在他的肉体空壳中。执法者成为恶意的教唆者、冷漠的旁观者,罪犯成为无辜的被教唆者。这是一场集体的清醒梦吗?这是一个压抑已久的精神创伤“治疗现场”。还原剧场是为了强调犯人的恶意以治疗在场所有人(无论是监视死刑的、经历死刑的还是执行死刑)的创伤,以此来审视死刑在当代社会体制下的必要性。
自我构筑寓言式电影的典范,在统一自洽的前提下,对特定年代的政治议题及身份认同做出了绝佳的探讨,二战阴影下的个人命运给出了完美解读,在去处时间点后的文本中,更是放置了法制与个体在宗教与社会中不同定义等话题,最为人称道的是,文本并未限制住讨论方向,反而是在不断行进中扩展开来空间,在单一剧情线下,竟然可以给予了观众没有准确答案的选择,并使得自我解读都能在片中找到依据和对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大岛渚在有限的资金之下,极力的去除舞台感,首先做的就是人物背部环绕镜头的使用,在轴线一侧进行镜头运动造成视点转移,其次不规则构图方式的选取再者是利用空间特性,根据真实环境来不断转换空间背景,还尽量的利用人物的大幅度走位,最值得说的是,由叙述引出的心理空间与潜意识、甚至虚构地域,进而得以使外景出现,减少舞台感。
这是一部构思奇巧,角度奇特的影片。本片的主角是一个绞刑未死的囚犯,围绕他展开了一场争取再度行刑的骚动,从中许多日本社会的问题得以被尖锐地揭露出来:关于是否要废除死刑的问题,在日朝鲜人普遍的困苦生存状态,人的生存价值问题等等。导演用具有黑色幽默味道的方式展开这个故事,所长等人为了实现再度行刑所表现出的异样热情显得相当滑稽可笑,然而整个事件所引出的主题却是沉重而严肃的。
真实事件改编,用一种近乎荒谬实验戏剧的方式表达了大岛渚在一个风起云涌的独特时刻对种族歧视、民族国家、死刑判罚与执行问题的思考。医生、改造官、神父、狱警、典狱长等人分别代表了国家机器内的不同角色,一边进行拙劣的还原R犯罪背景的表演,把自己想像成朝鲜(劣等)人,一边又总情不自禁冒出些帝国时代的口号和回忆。不曾参加表演,身着礼服沉默寡言的检察官则象征最高权力本身。“朝鲜魂姐姐”的离奇登场象征着这场戏剧-处刑彻底失控,想象-历史-现实的边界消逝。但是有趣的是,R本人却显得对这一切无动于衷:他对日本国家机器的打压没有反应,对朝鲜民族精神的询唤也兴致寥寥,甚至作为残暴性犯罪者也没什么性意识,最后连求生欲也失去了。这种失能的人倒像是某种当代存在状态的预演。
前半段4星,identity和bureaucracy是卡夫卡的议题,Japanese imperialism和postwar是日本的议题,后半段脱离社会史后我给五星:imagination/reality,静态影像的运用(“什么是电影”,让人想起la jetee),和关于nation/individual的讨论才是属于导演自己最本质的议题,很天才;另外开头其实就绞了两次,第一次R死,第二次又放了一遍trapdoor打开但是没有犯人的场景,这是个谜面,结尾果然回到质询观众本身,这是谜底
舞台剧风格明显,剧情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探讨了多个严肃议题,既有对死刑针对的是灵魂还是肉体的争辩,也有对在日朝鲜人生活困境的展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公权力的抨击,在这场倒带重演的死亡闹剧里权力阶级扮演的是跳梁小丑的角色,为了政绩不惜去诱导R成为了R,演员们夸张的表演更是增添了作秀的性质,室内镜头调度也很有张力,多个借绞绳作为取景框的镜头特别好,困囿感很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