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400 Million
(1939)
评分:8.3
导演:尤里斯·伊文思
编剧:尤里斯·伊文思
主演:弗雷德里克·马奇 / 莫里斯·卡诺夫斯基 / 西德尼·吕美特
类型:纪录片 / 历史 / 战争
片长:52 分钟 / USA: 61 分钟
地区:美国 / 中国大陆
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
别名:四亿人民
上映时间:1939-03-07
IMDb:tt0029832
《四万万人民》电影简介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四万万人民》演员表
弗雷德里克·马奇 Fredric March 自己 Self 代表作:黄金时代 / 四万万人民 / 化身博士
莫里斯·卡诺夫斯基 Morris Carnovsky 自己 Self 代表作:四万万人民 / 枪疯 / 贼之高速公路
西德尼·吕美特 Sidney Lumet 自己 Self 代表作:十二怒汉 / 东方快车谋杀案 / 热天午后
《四万万人民》电影评论
感谢伊文思对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做出带有同情和认同的纪录,虽然带有立场(我倾向于相信是站在战争与和平下的、对于人的生命自由的立场,而非意识形态或阶级矛盾),虽然带有摆拍(新闻自从诞生的那一个就不可避免地承担起宣传的职责,只是希望能多保留一些战争下的人们艰难生存的镜头、可以把筹到的物资送给那些挣扎在濒临死亡的孩童而非穿戴整洁端坐在一起,吃白米饭装样子的关系户……依稀记得从奢华、绮丽的美龄宫出来时的绝望,所以不会相信他们是真的出于同情和理解对难过生活的他者的帮助)。互文到今天,历史的明月只是换拨人来看,形式只是从可见的战争变成不可现的冲突,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苦衷……
历史意义大于观赏价值,而且就我个人所知来说,本片对中华民国具有明显美化色彩,难当得起纪录片首要的“客观”二字。全片始于日军轰炸城市的残酷场面,继而转进中国人民的抗争之路。过程中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募捐善款救助孤儿及前线士兵颇多赞赏,另外也重点提及了台儿庄大捷。朱德有几秒钟短暂特写,《十面埋伏》的配乐蛮有意思。
你看,人类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梦,在那个年代,至少造就了一批有良心的人,看到中国,至少愿意替他的人民想一想,而不是把我们当做待宰的羔羊,看看能从那里榨出来些血水,回去好蘸着吃,所以我感念这一批人。
。国际主义战士伊文斯拍摄的中国影像资料。影片配乐成为电影音乐先锋实验的一个里程碑,同时特意避开了摇旗呐喊的英雄主义,但只是从今日的眼光重新审视文本,缺少了那份厚重感。据闻拍摄时受到特遣随从的各种阻碍,但也怨不到得中国人,毕竟在那以前的欧美电影总是以完全诬蔑性的表达方式描绘中国。
337/365days。缺憾有很多,作为纪录片不够客观,缺少正面现场的镜头,配音对原音的掩盖,也无法真的详实地记录这场战争,整体来说是过于重视情绪而非真实,xxxx旗+xxxxx曲,无法判断。仍然是很珍贵的影像资料了。伊文思对中国电影更大的贡献应该是留下了那台宝贵的摄影机吧。
外国人拍中国,总是隔了一层纱;我们现在人看过去的影像资料,也总是隔了一层纱。但是透过这两层纱望过去,仍然会被当时军民的抗日决心和日寇的残暴撼动。群众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时的场景令人激动。
建築之摧毀、戰爭之磨難、勝利之希望,台兒莊被成功收回。整夜,中國人民在街上聚集,慶祝抗日戰爭的首次巨大戰果。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人口佔有世界的五分之一,他們為了自由而戰!為了獨立而戰!為了民族文化而戰!他們說,這場戰爭或許仍將持續十年的時間,但是在歷盡帝國主義所帶來的災難之後,他們學會用槍彈武裝自己,亦深諳戰鬥的理由,他們堅信,他們最終一定能赢!
纪录抗战爆发,在轰炸下的日常、两派领导人的决策、部队行军,每一个场景伊文思都有着对运镜不同考虑,对镜头的运动意识有着德勒兹般的直觉,镜头在运动中多变冲刺着情绪、张力和活生生的气息。伊文思在中国的拍摄被要求要站在同领导人一派的意识形态立场,通过拍摄能接触到当时领导人的高层说明领导人也是有意识在影像方面为自身做宣传,但四万万人民并不是一部抗战宣传片,而是表达了全中国人民上下齐心抗战的状态,影像有着自身的历史文本价值,但是表达也毫不逊色。
从《大后方》索引过来,原来这么多国际摄影大神都来过中国,对几个细节印象深刻: 1,唱义勇军进行曲升青天白日旗;2,宋庆龄帮扶的保育会儿童白白胖胖,让人怀疑是“公关安排”的拍摄;3,见到了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的真容。历史是丰富的,不能被教科书一笔带过的。但国民党是真的不太懂中国。
伊文斯镜头下的中国,艰苦凝重,但人民在暗夜中向着光明前行。左翼的政治倾向,让伊文斯的纪录片宣教感加强了,结构也更加像一篇檄文。纪录片应该力求真实,但政治倾向难免为纯粹的纪录增添杂质,这种杂质在伊文斯此时期的电影中起码是真诚的。
由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思拍摄的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展现了三十年代末期中国人民前方后方团结一致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画面忠实地记录了日本人的暴行,惨无人道的轰炸以及中华大地上的苦难的人民。也展现了前线将领和后方人民的团结一致,将事实呈现给世界的人民来支持中国的抗战。
珍贵影像,热泪盈眶。无论是横幅黄河放《十面埋伏》,还是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升旗,到最后,旁白坚定说中国人民知道为什么而战,多花十多年也会取得胜利,落后且满目疮痍的国家爆发这样的生命力,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