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 Die Sinfonie der Großstadt
(1927)
评分:8.3
导演:沃尔特·鲁特曼
编剧:卡尔·梅育 / 卡尔·弗洛恩德 / 沃尔特·鲁特曼
主演:保罗·冯·兴登堡
类型:纪录片
片长:65 分钟 / Finland: 79 分钟
地区:德国
语言:无对白
上映时间:1927-09-23
IMDb:tt0017668
《柏林:城市交响曲》电影简介
一提默片,大都以为是看不了两分钟就倒掉呼呼大睡的类型。电影怎么能没有声音呢,没有声音谁能受的了,谁能坐在硬板凳上忸怩个把钟头,现在的好莱坞时不时都会搞得昏头大睡,在没有声音的光影中恐怕谁也坚持不住,哪怕来那么丁点音乐也是大大的不同。电影从来就是有声的,即使是在没有半点声响的默片时代,不信,你去听听看---城市的交响曲。清早起来,往来上班,中午下班,吃个午饭,睡个好觉,继续开来,待到下班,生活多彩。1927年柏林平凡的一天,可是怎么奏出个交响乐呢?火车飞驰在去往柏林的路上,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空旷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慢慢的云动起来了,一张小纸片也飞来飞去,街上出现了第一个溜狗的人,第二个,第三个,人越来越多,一扇扇窗户打开了,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遥相呼应,工厂的机器转起来了,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等等,这怎么个交响了?什么也没听到阿?看来文字是太没有表现力了,乏力,真得很乏力阿~!
可是谁又能说没有交响呢,火车飞驰在路上,动的,清晨的柏林一片宁静,静的,云开始动了,纸片动的幅度是不是也越来越大了,街上的人是不是也在动,而且越来越多了,各个方向的运动,一扇扇窗户打开了,向上的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从门里出来,又是各个方向的运动,上学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和巡逻的士兵们遥相呼应,分别向两个方向的向左向右运动,工厂的机器装起来了,旋转的运动。
可是还是没有听到阿~!!
我说的是节奏的问题,没有节奏谈什么交响乐阿,卢特曼可是第一次把节奏试验于电影,谁说它不是一部用光 影 线条 运动奏出的一曲交响乐啊~!
不过声音我真的听到了,而且很大声,有强有弱的。还是那句话,不信,你去听听看~!
《柏林:城市交响曲》演员表
保罗·冯·兴登堡 Paul von Hindenburg 自己 self 代表作: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 柏林:城市交响曲 / 凡尔登战役启示录
《柏林:城市交响曲》电影评论
有点像持摄影机的人,只不过一个是电影,一个是柏林;影片里有许多有趣的剪辑尝试和镜头,比如把接线员和凶凶的狗剪辑到一起,打字机镜头疯狂转动直至出行螺旋画面;也会看出一些作者隐藏在其中的小思考,穿行不息穿梭在通勤路上的人们,工厂不停歇的工人,橱柜里没有一丝表情的玩偶,其他真的只是在记录上世纪20s的柏林的一天,带领观众沉浸在城市交响曲中
取名为柏林交响曲,那便从音乐的角度谈谈。片中五个乐章的音乐,每个乐章之间的联系,乐章里每个乐段的联系其实很小,总得来说,作为交响曲它是一般的,但好在电影的配乐是为画面服务的,那一片片袭来的音符与飞驰的火车、变换的铁轨可谓绝配,赋格段落配上上班的人群也表现力十足,这部纪录片可比几年前那部北方的纳努克精彩得多。
1927 年,Walter Ruttmann。水波、火車劃開的直線運動。淡入與淡出城市的局部鳥瞰。從上到下呈現城市的各個面貌。如巨大有機體的城市,人類身在其中成為類微生物的存在,維持身體機能。旋轉的齒輪與機械。各式各樣的『進/出』,運動。影像的纏繞與旋轉。多頭攅動(尤其是逐漸加入)的集體性。雲霄飛車主觀鏡頭。下班時間,劇團、馬戲表演、滑冰場、拳賽、自行車場。煙火與燈塔。
。①记录柏林平常的一天。本质上还是《持摄影机的人》那套模式(或许应该反过来说):无情节、无角色、无对白、无排演。②最大的亮点在于高水平的剪辑:剪辑节奏往往与音乐配合(比如音乐激情则快,音乐舒缓则慢)地很好,共振出了各种如交响乐般和谐的旋律。此外有几段(配合上叠印/法国印象派式运镜的)快速蒙太奇也堪称高水准。③(不扣分)有几段积累蒙太奇个人觉得效果一般,甚至还产生了些许鬼畜的感觉。④其他镜头语言都比较中规中矩,而且本片摄影/构图的冲击力比起《持摄影机的人》之流也相对一般。
发达的工业,置身于繁荣之中的人们,粉饰之下辉煌的魏玛共和国。“交响曲”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秩序,在城市的秩序下影像的逻辑由此成立。城市作为一种交响曲,需要经由各个乐章共同完成。蒙太奇成为了一种音乐的语法,指导影像随着音乐的逻辑精确运作。到最后彻底进入形式的舞蹈,城市景观一步步转换为图像景观,成为了城市听觉空间的延拓。目的或许仅仅是歌颂,但记录的真实感和形式的美感却出人意料地显彰。
格里尔逊批评这部“城市交响曲”是一种危险,正如以机器规律运动的愉悦形式麻痹了人们对广阔劳工生存处境的认知。他的担忧是来自于柏林对后世纪录片的影响,实际上也反证了音乐美的不可抗拒的魅力。但格里尔逊和柏林都是可爱的,毕竟格自己也说了,你可以真心称赞爱斯基摩人举着标枪向下扎的动作多么勇猛利索,你也可以诚实地指出不论他举握标枪的姿势多么英勇,可是没有一支标枪能够制服国际金融这头海象。
本怀疑着到底自己能不能坚持这一小时,但实际是多虑了。因为主题关于柏林上班族,某些时候会觉得是《工厂大门》的威力加强版(记录性质),也有和《大都会》异曲同工之处,里面的市民都化身非人的音符,组建这城市的交响曲。里面那些不同的城市角度,都让我联想起今年的《波士顿市政厅》,或许这是获取城市总体印象的一个传承?
摄影机漫游城市,主要视觉形象是横竖条纹和旋转,乐谱复调跳跃感与城市重复机械感间和谐共振,前者体现生命之流动,后者体现生活之运动。很多镜头时间还是很长的,然后插入快速剪辑,剪辑逻辑以对比、相似为主。很多人说像《持摄影机的人》,根本不同在于本片将抽象的「一天」时间线拆分成以不同时间点为提示的段落,本质是坐标明确的、接续的、单位的时间,异质素材依此填充进组织框架中造成同质感,即使在机械化重复世界里,人们也有充满差异的生命流动;《持摄影机的人》更突出瞬间影像的无时间性和散碎暧昧感,机器直接等于生命。
#Deutsche Kinemathek城市如交响乐团一般精确地运作和运动着。作为默片配乐却是最重要的部分,在结尾部分以实体出场。每个镜头都经过精心设计的纪录。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篇生活部分最后指向了通信所用的电话,拍出了信息爆炸的感觉。阶ji差异的体现别有用心,甚至想起了Ascens1on,当然没有那么做作,还是各有各的生活罢了。
1)将城市生活作为choreography的原材料。城市中的每一个人行色匆匆的外表下无疑有自己的故事,而他们劳作着的事业和要去的地方既构成着自身的意志,又是“城市生活”这个dictates着其人口日常行为概率的大的pattern的一部分,很难不让人想到双缝衍射实验里的光子,既随机又可预测。2)将如许多生命联系在一起的"Berliner"这个身份认同到底源于什么,城市作为一个共同体是如何被想象的?是最早苏醒最晚入睡的高度机械化的城市工业,是字里行间写满Geld的报纸,还是包括交响乐、体育竞技在内的象征着特定阶级的生活情趣?3)二战前夕,属于文化繁荣开放的魏玛共和国的柏林夜夜笙歌,无愧于巴比伦柏林之名。
鲁特曼对于影像史的贡献,大概是预测到了MV的到来。柏林在他对影像的排列组合下变成了一个生物,在机械的运转和人潮的流动中成为了一个赛博格。但影片标题里的”交响曲“究竟完成了多少,这里要画一个问号。音乐不仅是节奏快慢和旋律高低,也不仅是几个乐章,更重要的是它的立体性或复调性。镜头中的柏林是否真的成了一首复调的影像交响,能通过并举式的、但最终还是线性的剪辑来达成立体声,这大概只能研究者的一厢情愿吧。观众应该听到的这首影像的音乐,看来还是只存在在鲁特曼的脑海里。
鲁特曼用诗意的镜头记录了1927年的柏林,那一年德国的工业总产值追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可以说是彻底走出了战败国的阴影,而火车作为现代化文明的代言人也引领着观众来到柏林的清晨,走向忙碌的一日,早起的人们,上班的工人,坐专车的政府官员和挤公交的普通人,兴登堡皇帝在举行接见仪式,普通工人在盖楼房,做牛奶的机器和制造大型机械的机器,汽车和马车的并行,妓女在揽客,小孩在玩耍,一个女人跳河自杀了,随着纷纷扰扰的白日的结束,柏林的华彩之夜粉墨登场,自行车比赛的速度与激情,杂技舞蹈表演的性感与火热,最终绽放为一束束璀璨耀眼的烟火,镜头时快时慢,时远时近,犹如交响乐般地流畅与生动,此时生机勃勃的柏林似乎没有预见到几年后的悲惨命运吧,也让现代的观众在感受到现代化的力量的同时感叹历史的幻灭和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