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 femme douce
(1969)
评分:7.7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编剧: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 / 罗伯特·布列松
主演:多米妮克·桑达 / Guy Frangin / Jeanne Lobre / Claude Ollier 等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88分钟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别名:溫柔的女性 / A Gentle Creature / 溫柔女子
上映时间:1969-08-28(法国)
IMDb:tt0065152
《温柔女子》电影简介
她典当最后的家当,一个金十字架,他震惊于她的美丽,多给点钱,她不肯要。美女与押店店主,一个珍视灵魂,一个贪求物质。错配的婚姻,开场已知结局:她用死亡换取自由。往后是押店店主第一人称故事,苦寻妻子自杀原因但徒劳,观众如堕迷雾,他自圆其说,画面故事益发绷紧。她的神秘,是布烈松的留白,观众的解读空间。导演爱把演员变“模特儿”,本次找来真模特儿杜明妮桑德,不因为她美,而是看中她的声线,但桑德的静,有澎湃感染力。布烈松第一部彩色,令温柔添残酷实感。
《温柔女子》演员表
多米妮克·桑达 Dominique Sanda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暗流 / 一九零零 / 同流者
多萝泰·布兰克 Dorothée Blanck 演员 Actress 代表作: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 瑟堡的雨伞 / 萝拉
《温柔女子》电影评论
看完之后马上去看了原小说,观感跟《梦想者四夜》一样,小小的脑袋大大的困惑,始终不明白布列松为什么要去拍老陀。并不是极简和极深无法并存,但排干池水捉鱼的手法跟老陀南辕北辙,老陀是往人物内心深井里不断加水,布列松是不断挤干人物情感显影生命容器本身,在我看来这真的是两条路,所以觉得匪夷所思。原作男主谵妄般的喋喋不休,更类似于精神分析时的自由联想,命运齿轮在自我剖析中逐渐咬合,疯狂由此蔓延开来,电影不止压缩心理活动,更复沓本不存在的情欲,男主人公人生背景被隐匿和改写,“从军队辞职”变成“被银行开除”。惊喜的点是扩写了女主人公视角,放大了原作里“鄙视”情绪,以至于我直接把本片当另一部《蔑视》来看,远胜63年那部。
布列松把陀式笔下那种混乱、颤抖、自相矛盾、俄式一团糟的心理自白,转化为一个冷静、协调、流畅的表达过程,从充满情绪的人物化为没有情绪的人物,如同将一条颤抖的线条化为完美的流线型。人物的肉身表演,是两个个体精神互相对话、较劲的运动路径的精简和外化。他试图记录和呈现的是一种抽象的“运动”本身。
女子在面对一段企图控制占有的关系时,物质匮乏而无可奈何地妥协,但精神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矛盾将她彻底撕裂。本就不该开始,最终用如同飞翔的坠落结束。但妙的地方在于,这一切是男人的描述,女人已经成为了一具无法开口的尸体。这具尸体时时刻刻又在提醒观众,女子的死亡原因不一定如此。但是到了最后似乎也不再重要,如同许多真实人物的死亡一样,如同迷一般就被盖棺定论了。
1、全片没有音乐,各种环境声音,男人喃喃自语般的旁白,女人很少说话,说也是简短的单词。女人非常秀美。镜头多次特写她的小腿,在床上,在浴缸里。2、我猜测布列松的片场气氛一定非常紧张。都不敢大声喘气的那种。3、自杀的叙述也非常简短,几个镜头,倾倒的桌子,跌碎的花瓶,摇椅摇晃不停,空中飘荡的白色披肩,汽车急刹声,救护车的声音。后两者都没出镜。
#重看#仿佛重温了一次斯万式用嫉妒滋养的感情,初始便是不平等的婚姻契约,开启悲剧序幕;双方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错位,让一方的控制欲膨胀到突破内心牢笼,另一方的蔑视同步也生长到恐惧层面,「温柔」是沉默的铠甲,罩住彼此冰封的心灵。虽重点在于情节之间的联结,但仍能感受到双方疲累的撕扯,男主自叙口吻亦符合陀翁原著。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看布列松由人的局部和脚步声组成的离奇故事。这次是关于婚姻,男人不是在表白就是在占有,不然就是在跪舔。剩下的就是一点试图挽回和无尽的沉默。女人用温柔的态度将自己包裹,里面是个谜。可能是对金钱和权力的不在意,对情感和艺术感知的追求,以及对自己真的需要什么的追求。最终发现无法在婚姻中获得。于是,在她说完“我想要点别的”,男人又逃避了,她就死了。
布列松的第一部彩色片,色彩运用上未见特别之处,反而是强化了声音设计,背景的汽车行驶声、走路的脚步声、频繁开门关门的声响,衬托出冰冷空洞的婚姻生活环境。男人的旁白占据80%以上的台词,人物面对面交流时的言辞简化到最低限度,旁白实际是男人和身边的女佣讲的话,但女佣几乎从未回应过。无法真正实现交流,理解不了他人的内心想法,婚姻发展成猜忌和控制欲强烈的囚禁模式。女子换下绘着飞鸟的睡衣,跳下时让披肩飞舞在空中,或许是她最后所见到的自由。
整体比陀冷峻得多…电视里赛车 战争全是对抗画面,氛围压抑。陀原作形成张力是由于有狂喜和沉默的两极,布列松这个作为一个短电影只是让他铁一样压下来,不打乱气氛,最后的处理更妙,陀的男主悔了痛了疯了呼喊,布列松拍这种痛用不了演员,他的演员就不堪用,他拍男主用螺母把棺材的螺丝拧上的声音,黑幕以后还在响,这片黑不是女主从棺里看到的么?真是冷静至死的杀人,全片都是暴力。
陀氏原作是一对各居骄傲的夫妻无法理解对方最终走向歇斯底里悲剧的心理戏剧/布列松极简的叙述通过节选重要情节做了剔去血肉的故事缩写再重构/最致命的地方也就在于布列松仅仅将演员作为剧场道具摆弄/所有的这些戏剧冲突和心理异态的出现在苍白的叙述中显得生涩/恐怕不是通过增加电影时长就能解决本质上还是陀氏情绪化批判笔头和布列松冷眼旁观镜头的风格冲突/
温柔女子只是男性凝视下的被赋予象征意味的客体,她代表着神秘、未知、难以捉摸,除温柔外叙述者看不到她的任何性格,他所欲求的只是凝视她,并从对方的受辱中获得满足。但两者在其中都如僵尸般行动(但也可以看出演员发挥的空间并没有被完全切除)、僵尸般对话,很多时候甚至是叙述的话语牵扯了行动,动机的缺失、因果的断裂、跳跃式的情节最终构成了大量的留白,虽然这一部中的静物、人物的静观和局部的展示确实蕴含着冰冷可怖又未知的感觉,但是留白仍然没有产生足够的张力而更多的是断裂。仍然不大理解布列松将人物如木偶般操作的理念。
布列松作品中略显平淡无味的一部——当然不是指戏剧冲突小。据导演说,拍摄过程中他一直在想着歌德的一句话:婚姻中总有些尴尬之处。双方如何在婚姻中从互相拯救到成为彼此的魔鬼,隔阂躲避,讳疾忌医找不到出口,爱意演变成绳索,通过折磨获得舒畅感,最终有一方以死解脱,整部电影表现的不够清晰有力,可能需要看陀氏原著才能多理解一些。借尸倒叙跟导演规避的闪回其实区别有限,后来的《不可撤销》改编的形式更具风格性。
看布列松改陀哥真是一个神奇的体验…极简默片改编话痨心理文学... 镜子、雕花屏风缝隙、康熙爷画像和瓷花瓶、隔铁丝网。有趣的是视角…小说是男主日记视角,满篇絮语呢喃试图认清;布列松的视角虽然有男子独白,但镜头几乎都是女子和女子的自我关照。布还把观看的戏剧篇目改了,神经质少女变成了满腹诗书爱博物馆的女青年… 在陀哥全集十九卷《作家日记》 其实感觉小说以男子角度表达“看不透”的庸碌痛苦…但布导的改编其实给出了一种解释,即“金钱vs精神”,想努力爱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