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剧于2011年11月17日起陆续在中国大陆各地方台播出。2012年3月26日,该剧在安徽卫视、东方卫视上星首播。之后,该剧在多个国家及地区播出。
《甄嬛传》台词
已经从大陆火到台湾的《甄嬛传》终于要走出国门,出口美国了。这个消息源于该剧总导演郑晓龙日前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时的一次公开采访称,“确有其事,我们跟美方正在合作,这件事基本上敲定了。”
此外,《甄嬛传》制片人曹平肯定这个消息,“其实,这部剧早前在美国的华人电视台已经播出过,但版本是中文的,这次与美国公司合作,将把所有剧集剪辑成6部电视电影,每部片长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会在美国的主流电视台播出。”
曹平解释,由于中美观众收视习惯不同,美版《甄嬛传》将会进行“重新包装”,“不仅仅是剧本的翻译,英文版还要补拍镜头、重新配乐。因为不了解欧美观众的看电视剧的节奏和习惯,我们不参与‘回炉再造’的具体过程,由美方来具体执行。但是,美方改编前会拿出个细化到分集剧本、台词翻译的改编方案,而这些需要郑晓龙导演审查、点头、拍板。”曹平还说,虽然郑晓龙“不过手”改动细节,但一定会“监工”美版制作流程的。
听闻此消息,热心观众和网友在拍手叫好之时,最操心的事是,《甄嬛传》里面的那些经典台词用英文怎么表达呢?不少网友表示,最难翻译的就是人名,其次是台词。比如:皇帝、皇后还好翻译,贵人、常在、答应这些头衔怎么翻? “这真真是极好的”、“皇后万福金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贱人就是矫情”等经典台词和“一丈红”、“慎刑司”等专有名词的翻译也是一大难题。
网友最关心翻译问题
有网友说,热播美剧《傲骨贤妻》的原名是:the goodwife,翻译成中文立马多了许多韵味和深意。如今轮到美国人翻译咱中国的电视剧了,《甄嬛传》能不能引起美国人的热捧暂且不谈,仅仅让他们感受一下汉字的博大精深“真真也是极好的。”
网友欢乐翻译笑翻众人 华妃=Hua fly?
虽然在美国还未播出,不少甄嬛迷已经在网上自娱自乐翻译剧中的经典台词,不少段子令人捧腹。关于几句著名台词的翻译,如“贱人就是矫情”、“想必是极好的”等等,在新浪微博上引发了网友热议。
最简单的人物称呼,成了第一道门槛。流传最广的,是网友“天才小熊猫”翻译的“《甄嬛传》演员表”——甄嬛的英文名是"Real Ring”(真的环),叶答应是"Leaf agree”(叶同意),安常在成了"Safety always here”(总是很安全),曹贵人叫做"Cao so expensive”(曹好贵),气势逼人的华妃干脆翻成了"Hua fly”(华飞)。
新浪微博网友天才小熊猫:听说甄嬛传要在美国播出了,我想到时一定是这样的。
新浪微博网友天才小熊猫:听说甄嬛传要在美国播出了,我想到时一定是这样的。
其他网友再接再厉,挑战难度颇大的经典台词。比如,“这真真是极好的”,被翻译成了"This really really good enough”,华妃那句“赏你一丈红”,则被解读为"Give you a 3.3333 meters red(给你3.3333米的红)”。更有网友提议,“想必往莎士比亚风格翻是极好的…………”。
新东方也来凑热闹
连“甄嬛娘娘”孙俪都兴奋围观,“本宫很是期待众小主姐妹,脚踩花盆配英文的唇枪舌战场面! you you!”。“皇后娘娘”蔡少芬则表示崩溃,跟帖说"Oh no”。
蔡少芬的微博
导演:先保意思再重修辞
翻译游戏在网上热火朝天,但《甄嬛传》原著作者作者流潋紫对此事却一无所知。她告诉记者,她还没看到网友的各种翻译,会去网上关注一下。
《甄嬛传》导演郑晓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也留意到了网上的讨论,但网友大可不必在此处斤斤计较,“部分台词确实有不可翻译性,没有关系,艺术总能通过某种方式说明白,不一定非得逐字逐句地说清楚。剧中甄嬛对皇上有句台词是‘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或许一开始便都是错的。’像这句,‘那年杏花微雨’可能就不翻译了,但后面的意思并不会受到影响。艺术性上肯定会有一定的折损,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光是中文翻译成英文,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文学著作或影视作品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这是由中西不同的文化、历史造成的。有些词汇就是只能意译,否则根本没法翻译。”不过,郑晓龙强调说,“《甄嬛传》的翻译是美国非常专业的团队,首先是尽量忠实于中文版的台词的意思;其次才会在修辞上花些工夫。”
字幕组:实在太复杂就可以淡化
英语专业八级的张先生,出于工作的需要,文字翻译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中国古汉语如何翻译成英文?他说:“一般直译就是先把古汉语翻成现代汉语,然后再按现代汉语的意思,去英文单词中找对应词汇翻译。”张先生解释,有些汉语词汇,在英文中根本不存在,保证翻译过程中不疏漏信息,涉及文化内涵的影视作品,会选择意译的途径。
“莫言的文学作品经过翻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项,这件事足以证明,现代的翻译系统足以承受文化产品输入国外的需求。”有四年字幕组经验的“最小琦”以《斯巴达克斯》举例,剧集描述的古罗马社会,森严等级制度不乏某个阶级的专属词汇,“可英文也没有动用专属词,就用了议员、行政长官、将军这些观众足以明白的词汇,《甄嬛传》里答应、常在、贵人、嫔、妃、皇后…………也可以使用某些现代词替换,实在太复杂就可以淡化,毕竟电视剧追求的是剧情,想借一部剧集就让美国人明白中国清朝的后宫制度,也不现实。”
“最小琦”说,其实美国人在“制作”外来文化方面,很有一套自己的办法,“他们绝不会生搬硬套地与现代英文词汇一一对应,他们更倾向讨巧地选择一些既能烘托剧集气氛,又能让现代观众听得懂的‘古代英语’词汇,从某种角度来说,美版应该不会诞生‘英语版甄嬛体’,可西方编剧精彩的台词功力,也同样很值得我们期待。”
专家:门第有术语 诗歌难翻译
社科院外文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告诉记者,翻译肯定会丢掉一些原有的东西,译者能做的是尽量少丢掉一些,“答应、常在、贵人等复杂的称谓跟封建时代的门第阶级观念有关,美国在翻译时可以上溯到英国文化、欧洲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去找相对应的术语,去做相应的转换和处理,大体上都可以找到的,像公、侯、伯、子、男就是西方的等级划分。”
此外,《甄嬛传》台词的文学色彩浓厚,甚至被评价为有几分《红楼梦》的意境,其中有大量的诗句,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而按照翻译界“诗歌不能碰”的不成文的规矩,这部分的翻译也是一大难题。“没办法,一定会丢掉不少东西。英语很难翻译中国的五言、七言,汉语也很难翻译西方的十四行诗,格律的不同、双关、多关等都会造成方块字和拼音在表达上很难准确地互译。翻译诗歌只能是先求神似,再去接近它的形态,但往往很难兼顾。”